培育科学理性精神

作者: 王学华

概念、判断和推理是理性认识的三种基本形式。

一、概念

概念是反映思维对象的本质属性和具体范围的思维形式。每一个概念都有自己的“内涵”和“外延”:内涵是概念所反映对象的特有属性,外延指概念所反映对象的具体范围。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主要有全同关系、并列关系、包含关系、交叉关系、矛盾关系、反对关系。

二、判断

判断是对客观事物情况有所断定的一种思维形式,就是对思维对象是否存在、是否具有某种属性以及事物之间是否具有某种关系的肯定或否定。判断主要有直言判断(断定事物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简单判断)、联言判断(断定几种事物情况共存的判断)、选言判断(断定在几种可能情况下,至少有一种情况存在的判断)、假言判断(反映事物之间条件关系的复合判断)。

三、推理

推理是由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前提)推出新判断(结论)的思维形式,主要有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

1.演绎推理,即从一般性的前提出发,通过推导得出具体陈述或个别结论。这种推理的前提与结论之间具有充分条件或充分必要条件的必然性。这种推理具有严密性、一贯性,包括三段论、假言推理、选言推理、关系推理等形式。(1)三段论是由两个含有一个共同的性质判断作前提,得出一个新的性质判断,包含三个部分:大前提——一般原理、小前提——特殊情况、结论——根据一般原理对特殊情况作出判断。(2)假言推理分为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和必要条件假言推理。①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基本原则是小前提肯定大前提的前件,结论就肯定大前提的后件;小前提否定大前提的后件,结论就否定大前提的前件。②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基本原则是小前提肯定大前提的后件,结论就要肯定大前提的前件;小前提否定大前提的前件,结论就要否定大前提的后件。(3)选言推理分为相容的选言推理和不相容的选言推理两种。①相容的选言推理的基本原则是大前提是一个相容的选言判断,小前提否定了其中一个(或一部分),结论就要肯定其他的。②不相容的选言推理的基本原则是大前提是个不相容的选言判断,小前提肯定其中的一个,结论则否定其他的;小前提否定除其中一个以外的,结论则肯定剩下的那个。(4)关系推理是前提中至少有一个是关系命题的推理。①对称性关系推理,“a=b,所以b=a”。②反对称性关系推理,“a>b,所以b<a”。③传递性关系推理,“a>b,b>c,所以a>c”。

2.归纳推理,即由一定程度的关于个别事物的观点过渡到范围较大的观点,或由特殊具体的事例推导出一般原理、原则。人们在解释一类事物时,从个别、特殊的事物总结、概括出各种各样的带有一般性的原理或原则,然后才可能从这些原理、原则出发,再得出关于个别事物的结论。这种推理方式就是不断从个别上升到一般,即从对个别事物的认识上升到对事物的一般规律性的认识。

3.类比推理,即根据两个对象在某些属性上相同或相似,通过比较而推断出它们在其他属性上也相同。类比推理是从观察个别现象开始的,因而近似归纳推理,但它并不是由特殊到一般,而是由特殊到特殊。

逻辑的基本规律有三个: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

【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现在很多人爱说“选择比努力更重要”,这是对过去一味强调努力的纠偏。其实,选择对了,努力才有价值;而努力够了,选择才有意义。

上述材料能给高三学子以启示,请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思维分析】

文题所供材料由两句话构成,第一句由当下的流行语引出关于选择和努力的两种观点;第二句则进一步分析了选择和努力的辩证关系,具体体现在双方的相互联结和相互转化。作文要求考生结合“高三学子”和“对自身发展”这两个限制条件,审视自己的人生目标和态度,并阐述自己的思考。在当今社会,“选择比努力更重要”这一观点逐渐深入人心,它并非对努力价值的全面否定,而是对过往单一强调努力观念的理性反思与平衡。对于高三学子而言,这一观点尤为发人深省。

考生要先对“选择”与“努力”的概念进行把握。选择,是方向的指引,它决定了我们努力的方向与目标。努力,是实现选择、达成目标的必经之路。然后形成对二者关系的判断。在高三这一关键时期,面对繁重的学业和多元的未来路径,正确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选择对了,就如同航海中找到了正确的航向,努力才能有的放矢,价值才能得以彰显。然而,仅有正确的选择并不足以保证成功。在高三,我们需要的不仅是明确的目标,更需持之以恒、不懈奋斗的精神。因此,对于高三学子而言,既要学会理性选择,明确自己的兴趣与志向,为未来的道路奠定坚实基础;又要勇于付出努力,不畏艰难,用实际行动去追寻梦想。最后要运用推理方式对判断进行逻辑分析。在“选择”与“努力”的交织中,我们不仅能收获知识的积累与能力的提升,更能体验到成长的快乐与成功的喜悦。高三学子应深刻理解“选择”与“努力”的辩证关系,将二者紧密结合,以正确的选择引领努力的方向,以不懈的努力实现选择的价值。如此,方能在未来的道路上行稳致远,成就一番辉煌事业。

参考立意:努力前要先选择;选择点亮努力;努力赋予选择生命;努力让选择成真……

【写作示范】

“选择”扬风帆,“努力”赴星海

◎一考生

今之世人以“选择比努力更重要”来为“吃得苦中苦”论调纠偏,若无“选择”之参天大树,那“努力”便如无枝之花,无法开出娉婷花朵;若无“努力”之源头活水,那“选择”便如枯竭之泉,无法涌出汩汩活力。依我刍荛之见,行于人生康衢的我们,当以“选择”扬风帆,用“努力”赴星海,实现自我之价值。

选择者,努力之始也。人之一世,俯仰之间,无不处在大大小小的选择之中。可以说,选择对了,努力才有价值。《杀死一只知更鸟》中,阿迪克思选择追求真理与正义,努力为黑人辩护的他终将被我们铭记。不只是文学作品,历史上也有无数人,他们的选择为身处深渊的弱小带来了黎明的曙光,闪耀人性光芒;他们的选择利刃刺向不公与歧视,放射真知灼见。也正是饱含深情、萦绕理性的选择,赋予了他们的努力以“雄关漫道真如铁”的精神,实现了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

然,是否选择踏上正途,成功与幸福便可信手拈来呢?非也。可以说,没有“日拱一卒,功不唐捐”的努力,选择的宫宇便如空中楼阁、镜花水月,如生物之息吹而消散。茅盾曾说:“天亮之前有一段时间是非常暗的,星也没有,月亮也没有。”对于无星无月的暗夜,吾辈青年应以努力为骏马,才可让选择更有意义,成为雨后初雾时的漫天星海。

雪莱曾言:“浅水是喧哗的,深水是沉默的。”我们要有耐得住严寒的努力与奋斗,才可为自己的选择添上浓墨重彩的青春一笔。君可见,“新愚公”李保国,扎根太行30余载,终以科技为荒山迎苍翠;君可见,“天眼之父”南仁东,廿二春秋栉风沐雨努力将人类视野拓向宇宙;君可见,“糖丸爷爷”顾方舟深耕杏林数十载,捧出一颗药丸献予亿兆生灵,让小儿麻痹症远离神州。正是他们久久为功的定力,才让他们以自身之努力,彰选择之意义,赴人生之星海。

诚然,努力与选择恰如莫比乌斯环的一体二面。努力者,切勿学习暴虎冯河的匹夫,一味沉溺“努力即会成功”的怪圈,而应明晰正确的选择,方可捕雄狮。选择者,切勿在城市文明中掉入“优绩主义”的泥淖,唯有不懈奋斗,方可天心月圆,华枝春满。

吾辈少年郎,晔晔如扶桑。让吾辈以“选择”扬风帆,用“努力”赴星海,一起抵达那草木蔓发、朗朗月明的新天地。

点评

这篇作文第一段运用类比推理,以参天大树和无枝之花、源头活水和枯竭之泉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努力”与“选择”之间的关系。第二段运用三段论对“选择对了,努力才有价值”进行论证。第三段运用假言推理“是否选择踏上正途,成功与幸福便可信手拈来呢?非也”来论证努力的重要性。文中引用了众多古今中外的人物事例来支撑其论点,这些人物和事件跨越了不同的领域和时代,展现了选择的正确性和努力的重要性,使得论据充分,有说服力。文中不仅引用了大量的历史与现实人物事例,还巧妙融入了古典诗词和名言警句,使作文富有文化底蕴。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