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刀声也是一种美

作者: 淳祖熙

落日的余晖渐渐退出街头(搭配不当),淡淡的暮色慢慢爬上树梢,营造出暮色沐浴街灯的氤氲(语病)。又是一年年关,夜就这样慢慢地攀上苍穹。(搭配不当,拟人不当。)经过小区路口,我不自觉地停住了脚步,看见一个坐在板凳上的、略显消瘦而佝偻的背影,那是我熟悉的磨刀人吗?

初次邂逅是在前年的除夕夜,正值家人团聚,其乐融融准备筵席之时,祖母在橱柜的抽屉偶然发现了一把锈迹斑斑的菜刀,便交予我,让我去寻路口的磨刀人,请他磨一磨。我有些不情愿地挪动着步子,到了小区门口,一声“磨剪子嘞,戗菜刀——”打破了沉寂。(这里可以描写一下街头除夕夜的气氛,以烘托“我”的心理变化。对吆喝声的细节描写还可再细腻一些,以突出它的质感美。)我循声望去,隐约看见行人寥寥的小区门口,有个人半个身子隐在昏黄的路灯下,只见他的身影一俯一仰地晃动着,“嘶嘶嘶”的磨刀声响彻夜空(搭配不当)。我暗自惊喜,这就是我要找的磨刀人!

我快步小跑着过去,轻声问道;“请问您还磨刀吗?”他利落地接过我手中锈迹斑斑的刀,招呼我坐下,便又熟练地磨起刀来。(这里可以对磨刀人的形象特征、精湛的磨刀技艺进行适当的描写,加深他在读者心中的印象。)在等待的时候,我忍不住问他:“您怎么还不回家啊?马上要吃年夜饭了!”“等磨完你这把刀,我就回家喽!”他朝我笑了笑,又说道:“现在时代变了,年纪大的人舍不得把钝刀子丢掉,都急着来找我这磨刀人磨磨,年轻人就不同了,如果刀子钝了就换把新刀。”(“又说道”后面的内容与“我”提问的内容无关,可删掉。)

就这样,在“嘶嘶嘶”的磨刀声中,我和磨刀人慢慢聊了起来,从他的口中,我知道了他的家庭状况:大儿子工作稳定,工资又高,小儿子还在读理工大学。他乐呵呵地补充道:“据说毕业后可以制造机器人……”(聊天的内容对刻画磨刀人的形象关系不大,可更换成有助于表现磨刀人形象的话题,比如从磨刀人对刀具认知的角度,表现他的智慧和精神品质。)望着他笑容满面的脸庞(语义重复),我不禁有些动容:在这阖家团聚的时刻,他却孤单地在路边从事着辛劳的工作,然而,他却如此乐观、智慧。那一刻,我觉得他真美。(表达生硬,转折处应加上一些铺垫。)

菜刀很快就磨好了,互道新年快乐后,我看着磨刀人收拾完工具,骑着车子渐渐消失在马路尽头。看着这已经浸透了墨的黑夜,我的心里涌动着不一样的情感:原来,美不一定是光芒万丈,也可以是微光闪烁。这平凡而智慧的磨刀人,何尝不美?(涌动着怎么不一样的情感呢?不妨发挥想象,设置情景,写得具体一些。最后结尾仓促,升格时卒章显志,或抒发感受,这样就可以升华作文的主旨。)

语言的形象化是说当一个事物既可以用抽象的概念表述,也可以用形象的描写表达时,我们应该采用后一种方式,这样词语自然就生动起来了。用形象的语言表达思想情感,力度和容量要比干瘪的说教大得多。

这篇作文由眼见到耳闻,逐层深入地记叙了磨刀人的行为表现及精神品质,但是写人叙事方面还需要加以提升,包括对描写叙述的角度、内容细节的详略以及写作手法的运用。尤其是以事写人,用磨刀声之美,写磨刀人的精神之美,要从更小、更新的角度切入,挖掘细节,深化主题,锤炼语言,增强作文的思想性和感染力。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