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贫困生的“树洞”何以感人?

“我自己也想像他们一样,照亮哪怕其他一个人也好。”近日,一篇清华贫困生的匿名自白悄然热传,许多网友表示“流着泪看完”“这大概就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吧”。

这篇“树洞”,以平静淡然的笔触,讲述了一位寒门学子的“自渡”与“渡人”之路。尽管家境贫寒,一度生活拮据到“每个月只能花400元”,衣食住行皆精打细算,但在通过家教、实习一定程度改善物质条件后,这位同学不仅自己主动放弃了助学金,“留给更需要的人”;每学期还拿出3200元资助4个孩子,“把爱传递下去”……逆境面前,既不诉苦卖惨,也不抱怨指责,反而充满了感恩与乐观。这份坚忍不拔的斗志,这份向阳而生的温暖,让人动容。

1.一个自带光芒的人,不仅能照亮自己,还可以照亮他人!清华贫困生的匿名自白在网络流传,受到广泛关注,许多网友读了这篇文章后深受感动,为之泪目。这位清华学子家境贫寒、生活拮据,却主动放弃助学金勤工俭学,还资助了4个孩子,他的这种推己及人、乐于助人的高尚情怀,让人感到特别温暖。他身上散发出来的人性光辉,激励更多人向善、行善。

2.时代不会辜负奋斗者,社会不会忘记暖心人。在我们身边,从来不乏逆袭的人生,也从来不乏“自己淋过雨,受过助,也想为他人打把伞”的普通人。这样的人生,足够厚重,也值得尊重。珍惜自己获得的点滴善意与帮助,并将爱心传递下去,这何尝不是另一种“人间值得”,何尝不是另一种“人生实苦,但请你足够相信”?

3.向阳而生,逐光而行,心有暖阳,何惧沧桑!人生在世,总有一些际遇无法选择,总有一些坎坷必须面对,只要有向阳生长的信念与勇气,只要相信善意与温暖,便没有那么容易被打垮。在这个风起云涌又充满机遇的时代,个人不负社会,社会不负奋斗,在这样双向奔赴的过程里,奋斗的价值、善良的意义自会彰显。

推己及人、乐于助人、笑对苦难、人性光辉、自力更生……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