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桂梅精神

押题理由

成长道路上总有困惑和思考,面对网友的提问,张桂梅校长写了一封真挚的回信,她说:“你也许和我一样,正在完成每天的小目标。也许,正在寻找你的那个‘大目标’。但只要你开始思考、开始行动,你就已经走上了一条必然不易,但也充满希望的路途了。放弃和认命是一条没有尽头的‘下坡路’。请记住,在任何一个你没有察觉的时刻,包括现在,通过行动去改变命运的机会,一直都存在。”“给你们写下这封信,希望从我讲述的经历中让你们感受到一点点温暖,一点点力量。”抓住热点人物和热点事件,关注社会和时代,让考生把握时代脉搏,寻找精神皈依,是近年来高考作文重要的命题方向之一。

命题趋势

张桂梅就像蜡烛一样,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她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坚忍执着、锲而不舍,用自己的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书写了精彩人生。正如她的自我总结:“如果说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果说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说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因此,就张桂梅精神来说,命题往往从理想、坚守、信念、奉献、爱岗敬业、教育扶贫、榜样的力量、人生价值等方面切入。

押题方向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中宣部授予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张桂梅“时代楷模”称号。张桂梅是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高校长,12年间,她帮1800多名女孩圆梦大学。张桂梅教会了大山里的女孩用知识改变命运。她用教育事业,为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付出一生。她的学生中陈法羽成为人民警察,苏敏现在是一名医生,周云翠是一名小学教师……她改变了这些女孩子的命运。张校长经常说的一句话是“这里的成绩都是用命换来的”。

华坪女中校训:“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伟人之肩蔑视卑微的懦夫!”

对于上面的材料,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观点。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

考生在审题时要注意全面把握所给材料,概括出材料的主旨,再根据所给材料主旨确定自己作文的立意。材料有两段,第一段讲的是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张桂梅的事迹,第二段是华坪女中校训。张桂梅作为“时代楷模”,超越了名利羁绊,格局远大、胸怀宽广;她传递了正能量,实现了价值观的引领;她一直在坚持教育扶贫,教会了华坪女中的学生自立自强,要与命运搏击,要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华坪女中的校训同样展现出张桂梅超常的魄力和勇气。“高山”“人杰”是对自己人生的定位,“高山”不仅指高峻的山,更是指崇高的德行、远大的理想;“人杰”既是指英雄豪杰,也是指才智杰出之人;“溪流”“草芥”相比较“高山”“人杰”就是指平凡的没有价值的人。这校训是说人生在世就应当像高山一样屹立,要树立远大的目标,要给自己的人生确立更高的追求。考生可以抓住校长张桂梅高尚的精神品质立意,也可以围绕华坪女中校训给人的正能量立意。

参考立意: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点亮乡村孩子的梦想;教育扶贫,需要你我共同参与;播撒火种,传递希望;精神强大方能傲视苍穹;展现青春风采,追求卓越人生;树立远大目标,实现自我价值;认识自我,准确定位人生……

例文赏读

你我共同参与教育扶贫

——有感“张桂梅精神”

◎黄雨凡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时光几度流转,高中三年已悄然进入倒计时,在奋力备战高考的间隙,我常思考一个问题:以后的人生该当如何,我该以怎样的一个身份行走于世,实现自我的价值?偶然间我关注到了张桂梅,我的心弦由此触动:做一名教师,怀“张桂梅精神”,以教育扶贫。

怀“张桂梅精神”,打破陈规,将教育之光遍洒人间。“男子念书养家,女子守家养娃”是云贵大山里普遍的现象。张桂梅却成了“攻擂人”,向陈规陋习宣战,点燃了大山里女孩们对知识的渴望。一身朴素的打扮、满脸密布的皱纹掩不住她睿智的光芒。有人不肯送女孩念书,她就亲自上门请求,主动承担所有学杂费,让女孩们的人生有了另外的可能。“张桂梅精神”令我感动又敬仰,我也要像张老师那样,把开启民智、引领未来作为自己的志向。

怀“张桂梅精神”,教书育人,心怀天下苍生。张老师拿出自己全部的积蓄,耗费自己毕生的心血,致力于送大山里的女孩们走出去,活出别样的人生。她用生命教书,堪称时代的良心。她拖着肌腐症坚持上课,在三尺讲台上一站就是45年。风风雨雨,张桂梅陪学生咬牙度过,终得来山花烂漫、硕果累累。我常常想,到底为何,张老师要如此用力教书,只是为了送学生走出深山?值得吗?现在我明白了,值得。教师不是名利场上的蝼蚁,为了所谓名声与利益背离教育的本质,而是头顶知识的天,脚踏教育的地,做文明的传递者。我以后也将如张老师那般投身教育扶贫,将毕生所学毫无保留地奉献给学生,爱学生如子,视学生如命。

有人说,教育是条泥泞的路。在我看来,教育之所以成为教育而不是其他,就在于其独一无二的“泥泞性”。而教师之所以成为教师,就在于他们不畏泥泞,是一往无前的赶路人。我将奋力加入“赶路人”的队伍,虽然道阻且长,但“张桂梅精神”是我的明灯,将指引我一路向前。我知道这条路上的人不多,但是我并不感到孤单,相反,这种精神为我注入教育扶贫、教育兴国的动力和勇气。

张老师,未来的路有我伴你前行,我们共同拼搏!

【江苏阜宁中学高三(8)班】

这篇作文紧密围绕标题确立的中心论点“你我共同参与教育扶贫”进行论证分析,论证具有思辨性,同时逻辑清晰严密。尤其在写作过程中,考生与写作对象“张桂梅”保持强烈的交流意识,使论证过程情感饱满,充分体现了“有感‘张桂梅精神’”的写作情境。

【黄甫生/供稿】

延伸训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张桂梅老师扎根边疆教育一线40余年,默默耕耘、无私奉献,为了改变贫困地区女孩失学辍学现状,推动创建了一所免费招收贫困女生的高中。2008年建校以来,帮助1800多位女孩走出大山走进大学,用知识改变贫困山区女孩的命运,用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张老师在《人民日报》撰文《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提出“让学生们远方有灯、脚下有路、眼前有光”,引发广泛讨论。

请结合材料内容,以“光明中学学生×××”的名义给张桂梅老师写一封信,要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

扎根基层40余年,张桂梅用行动阐释了教育工作者最终的奋斗目标——教书育人。她教书育人,立德树人,将红色基因根植于学生心中,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张桂梅自建校以来帮助1800多位女孩走出了山区,完成如此伟大的事业,不仅有“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也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决心,更有“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韧。这些精神养料,滋养了学生的心灵,也在她们心里种下了红色基因的种子。

参考立意:心向星光,励志笃行;明灯引前路,青年做栋梁;以前辈为灯,做时代新人;承师之期许,走脚下之路……

上一篇: 国计民生
下一篇: 转换思维角度见深刻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