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安排,逻辑严密

技法点拨

1.精准推导中心论点

(1)考生要透过命题者有意设置的情景材料和时代背景抓本质,直奔主题。如2021年高考全国乙卷作文题的主题是“可为与有为”,考生就要以此入手,推测命题者的情感倾向和价值倾向,确立好中心论点。考生可以用核心关键词“可为、有为”和“人生、时代”造句,以此作为中心论点。

(2)必须关注材料的关键句,特别是整个材料的重要关键句,即核心关键句。

(3)再次兼顾情景材料和时代背景,从材料整体出发,既要找准材料的显性内容,更要深入挖掘其隐性内涵。

通过这几个步骤,考生就可以通过核心主题、重要关键句和要求,推导出切合题意、思想深刻、具有启发性的中心论点。

2.草拟提纲,打好腹稿

(1)拟好镶嵌有主题、关键词的标题,有创意,夺人眼球,用标题打动阅卷老师。

(2)模拟名言警句,写出体现思想高度、思维深度的中心论点,见解新颖,最好在第一段或者最迟在第二段亮出。

(3)运用间隔反复手法,按议论文的文体要求,可选用并列式、总分式结构作文,当然建议考生尽量选用体现思维深度或者辩证关系的递进式结构,写出两三个分论点,做到文脉畅通,文体特征明显。同时,分论点也要体现出思想高度,分别作为两三个层次的首领句,甚至可以作为独句段,表明主体部分的层次,做到思维缜密、推理独到。

(4)将首段的总领句、尾段的总结句写好,做到首尾呼应,结构严谨。

(5)筛选与主题相关的典型素材。考生可以直接从作文材料中提取素材,材料过详就缩写,过略就扩写,过于抽象就具象化,过于具体就概括化,过于写实就写意,过于写意就写实,材料中的人称、陈述对象不一致就变换……当然,更重要的是要关注时代热点,选用热点素材,做到材料更丰富、新鲜,论据更充足,内容更充实。“事例句”中列举“事实论据”要求概括叙述,只写人物、事件、结果;尽量略写,删除无关情节,不要细节描写;紧扣观点句,最好点出关键词。在“分析句、阐释句”上下功夫,对素材进行独特、个性化的解读,做到衔接紧凑,过渡自然,议论深刻。

议论文的检查公式:一个中心论点、两个或三个分论点、三种论证方法、四种结构(起承转合、引议联结)、五个或五个以上的段落。

文题呈现

(2021年高考全国乙卷作文题)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中国共产党走过百年历程。在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的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已经深深融入我们的血脉和灵魂。我们过的节日如“五四”“七一”“八一”“十一”,我们唱的歌曲如《义勇军进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们读的作品如《为人民服务》《沁园春·雪》《荷花淀》《红岩》,我们景仰的革命烈士如李大钊、夏明翰、方志敏、杨靖宇,我们学习的榜样如雷锋、焦裕禄、钱学森、黄大年,等等,都给予我们精神的滋养和激励。我们心中有阳光,我们脚下有力量。我们的未来将融汇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我们处在一个大有可为的时代……

请结合材料,以“可为与有为”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试题分析

1.审材料,抓关键句

对于文题材料,要逐层寻找关键句,把握关键句的主与次。第一层,用“中国共产党走过百年历程”设置情景,营造时代背景,渲染氛围。总领句“在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的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已经深深融入我们的血脉和灵魂”就是第一层的关键句。第二层,条分缕析,从建党建军建国的节日、红色歌曲、红色作品、革命烈士和学习榜样“五个方面”具体阐释总领句。第三层,水到渠成地用一个总括句指明观点:“我们的未来将融汇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我们处在一个大有可为的时代……”这句总括句就是整个材料的重要关键句,即核心关键句。这一核心关键句也完全可以写入作文之中,保证紧扣文题。这句还限制了写作身份,即用第一人称复数的“我们”,表明“我们”是即将毕业的高中生——新时代的新青年。

2.抓关键词,一线穿珠,一脉相承

设计好开篇入题、篇中扣题、篇末点题的时机和具体的方式方法,让中心论点、分论点、结论一线穿珠,一脉相承。这就要思考清楚“可为”是什么?为什么“可为”?“有为”是什么?怎样才能“有为”?“可为与有为”作为关系型主题,必须分清两个关键概念“可为”与“有为”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为”是“有为”的前提、基础和必要条件;“有为”是践行“可为”的结果。然后,以此来设置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范文展示

行可为之事,做有为青年

◎罗 嘉

纵览九州四海、锦绣河山,壮人胸怀;漫溯千年春秋、百年风华,催人奋进。我们生长在国旗下,行走在春风里,耳边回荡的是《义勇军进行曲》,口中诵读的是《沁园春·雪》,心里装着的是先辈们精忠报国的英雄之魂。(将材料中过于写实的长句“我们过的节日……都给予我们精神的滋养和激励”改写成写意的短句:“耳边回荡的是《义勇军进行曲》,口中诵读的是《沁园春·雪》,心里装着的是先辈们精忠报国的英雄之魂。”)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欣逢盛世,生于这样一个大有可为的时代,更应以我之微光,铸国之荣光,做有为青年,实现人生价值。

行可为之事,做有为青年,需要我们与历史携手并进。

揆诸往昔,我们也曾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我们也曾风雨兼程,以建伟业。(适当引入骈赋手法,整散句结合,常式句与变式句相结合,对偶句与排比句相结合;有意识地使用成语、诗词名句。)鸦片战争时,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冲破了清王朝的大门,山河破碎,民不聊生;辛亥革命也没有挽救中国,袁世凯开历史之倒车更让中国停滞不前。就是在这样危难的时刻,越来越多的有志之士站了出来,李大钊们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投身革命事业,将自己的一颗丹心献给了亿兆生灵而无怨无悔。在许许多多仁人志士的努力之下,一个伟大的政党在一艘红船上诞生了。小小的红船,承载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越过急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共产党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带领着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如今,站在历史的新节点之上,唯愿吾辈之青年都能将振兴中华之责任,置于自身之肩上,不忘历史,共创千秋伟业。

行可为之事,做有为青年,需要我们与家国同心同行。

在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了无数令人感动的英雄人物:用生命践行“螺丝钉”精神的雷锋;亲民爱民,将自己的青春热血无私奉献在兰考大地之上的焦裕禄;放弃丰厚待遇,毅然选择回到祖国振兴民族事业的钱学森……如今,作为青年的我们,更应牢记国家使命,以有为之心积极奋斗,将自身的理想信念同中国的伟大复兴紧紧结合起来。

行可为之事,做有为青年,需要我们与时代共同前行。

随着时代浪潮的不断前进,越来越多的新青年为国家,为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扶贫干部黄文秀、戍边烈士陈祥荣……这一群群在自己岗位上发光发热的年轻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注入了生生不息的力量,激励着无数“后浪”拼搏前行。(思想积极健康,分析议论能够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如今恰逢建党百年,青年更当砥砺前行,行可为之事,做有为青年,以无问西东的勇气和百折不挠的毅力,与历史、与家国、与时代共同前进。(运用变换句式的方法,将政论文、社论文的语言转换为文学语言,凸显语文味和文学味。)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