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上止正”,厚植德与行

作者: 郑怡雪

“上止正”三字依次只有一笔之差,却包孕着国人从古至今的人生哲学与生命智慧。“上”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上进拼搏;“止”是“三思而后行”的知止至善;“正”是“一片冰心在玉壶”的守正赤诚。新时代青年应传承与弘扬其智慧,持上进之心,晓知止之智,立守正之志。

“上者上进”,做人应逆流而上,勇攀高峰。“上”,如一个指南针,指引我们人生的方向。持上进心,要有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我们未曾忘记林俊德院士在生命的最后一小时,还整理着电脑上的资料;袁隆平院士在生命的最后阶段,还在为“禾下乘凉梦”奔走于田间;黄国平博士,出身贫寒,困难挫折中,怀揣梦想,通过知识和奋斗,一步一步改变命运,实现人生价值。反观当下的“摆烂”“躺平”“佛系”现象,新时代青年应当警醒。奋斗是青年的底色,奋斗是青年的使命,我们要敢于在风雨中前行,把生命淬炼得更有张力,让人生因上进而更加绚丽。

“止者知止”,做人应达至善境,厚植情怀。“止”,意味着在追求人生目标的路途中,我们要懂得分析和判断、选择和取舍、思考与整理。《大学之道》中提出为人处世要“止于至善”,道德修养要达到“善”的最高境界,“知止而后有定”,志向才能坚定不移。君可知苏洵遇到饥荒时,卖田地救济乡里的灾民;张桂梅艰难中办起了深度贫困山区的女子学校,为山区女孩插上希望的翅膀;黄文秀回到大山,带领乐业百姓走出贫穷,奔向富裕。山脊分流是因为高耸,山谷蓄水则缘于深沉,人生因知止、止于至善而胸怀宽大,行稳致远。

“正者守正”,匡扶正道,坚守正义。“正”字规整有序,此为做人之方正。正途为江,正义为海,两者交汇,正者游于江海之上,以彰其德。正途为正者提供浮力,正者愿意为正道奉献牺牲。苏武在匈奴受难十九年,不畏艰苦,长年累月与恶劣环境做斗争,秉持坚忍不拔的品质、持节不屈的赤胆忠心,此为守正。王阳明面对黑暗,做有为之士,无畏权奸佞臣,仗义执言,此为守正;陈延年、陈乔年面对混乱的社会,坚持真理、坚守信念,为国为民不惜牺牲生命,此为守正。正者,守初心,行正义,走正道,实现人生价值。

新时代有为青年,应有“上止正”之为人准则,有上进之心,磨砺思辨知止之智,达成守正之人生哲学,最终体现生命智慧,实现自我价值。我们当明志笃行,以上进之心为宗,以止于至善为境,以守正之志为魂,书写我辈情怀。

【广东佛山市顺德区罗定邦中学】

点评

这篇作文倡导新时代青年传承与弘扬“上止正”之智慧,持上进之心,晓知止之智,立守正之志。

作文采用“总——分——总”结构,主体部分从“上止正”三个角度论述,呈现出递进关系,凸显其在人生各个阶段的重要性,三方面有递进和互渗的作用,体现了新时代青年成长历程中的人生哲学和生命智慧,语言精练,意蕴深远。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