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量时间和路程

作者: 丁珊

衡量时间和路程0

“你知道我们走了多远了吗?”在人生第一场户外徒步中,小胖已经第五次问闹闹了。

闹闹擦擦满头的汗水,不耐烦地说:“你怎么这么多问题!”

闹闹爸爸回头笑道:“走不动了?”他是户外运动爱好者,为了鼓励闹闹和小胖加入本次徒步,还许下了重奖。

闹闹生气:“我没说走不动!”

小胖也说:“我只是想知道我们走了多远了,还有多少路要走,啥时候吃午饭。”

闹闹爸爸点头:“这些问题确实都很重要。老张,准确报告一下,走了多远了,还剩多少路程。”

一位胖伯伯回复:“走了3.75千米了,还有11.3千米!”

闹闹叹气:“走了一上午,才走了这么点啊!天黑前能走完全程吗?”

小胖倒是很高兴:“我还以为只走了两千米呢,超过心理预期!”

闹闹爸爸走在他们身边,耐心解释:“如果每走过一段就精确报告已经完成多少,还剩多少,那样参加者完成行程的可能性就很大。反之,糊里糊涂,走了好久也不知道距离终点还有多远,完成行程的可能性就大幅降低。”

小胖来了精神:“我就说,应该随时报告时间和距离!”

闹闹突发奇想:“古人没钟表,更没GPS定位,他们怎么估量行程啊?”

小胖说:“古人肯定有自己的办法。”

闹闹爸爸提醒:“你们可以在汉字里找找答案。”

闹闹拍手:“现在就来!问题是,找哪个汉字来研究?”

小胖说:“先蒙!‘估’ ‘量’‘算’,这些都查一下!”

这时,只听老张在远处喊道:“在这个山坳里休息15分钟!”

闹闹立刻拿出手机查汉字,一会儿就叫起来:“有了!看,‘量’字是这么来的!”

甲骨文=(口,即“日”,代表日月星辰)+(束,即“囊”,行囊,代表旅行),表示行者以日月星辰为参照,计算行程。

小胖惊叹:“多么形象!古人凭借经验,只需要看看日头,就知道时间过了多久!”

闹闹补充:“他们还制造出了日晷用于精确计算时间。”

小胖说:“旅行带日晷不方便!不过只要经验丰富,根据日月星辰来判断时间也可以很精准!”

闹闹爸爸说:“我们队伍里的老吴就很神,他每次估算时间都很准。不信,你们一会儿试试他!”

小胖一脸崇拜:“那可是一种超能力!”

闹闹又查了“衡”字:

金文=(行,路口集市)+(西,装盛货物的囊袋)+(大,人),表示在路口集市估量货物,议价交易。

“原来,‘衡’字一开始估量的是货物轻重啊,后来范围扩展了,时间、距离等都可以衡量!”

“出发了!”老张喊了一嗓子。

闹闹和小胖兴致勃勃地继续赶路,精神头越来越足了。

中途,他们走到老吴身边:“吴伯伯,你猜猜现在几点?”

老吴凝神想了一下:“12点58。”

小胖看一眼手表:“哇,误差一分钟!牛人啊!你是不是根据太阳的运行来推算的?”

老吴笑道:“就是凭感觉。感觉一下,刚才的时间到现在过了多久,习惯了自己估算,大致不会差太多。”

闹闹和小胖边走边学习,走得越来越有劲了。

老张及时汇报:“我们已经走了6.65千米,还剩8.4千米!”

闹闹爸爸宣布:“走到前面的山坳就可以开饭了!”

小胖欢呼:“终于到午饭时间了!我的鸡腿啊!”

上一篇: 风筝飞啊飞
下一篇: 商人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