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爱抓差
作者: 钟馨
我有一个爱抓差的哥哥,经常抓我差。
他不是让我帮他倒杯水,就是让我帮他拿根牙签;不是让我给他递张纸,就是让我为他盛碗饭。无论我在干多么重要的事情,哪怕是在学习,也得先停下手中的活,听他差遣,帮他跑腿,为他服务。要是我胆敢反抗,必定会遭他无情“惩罚”。
就在上周星期日上午,我俩在家写作业。“这题应该先画线段图,求出总量,再求份数,然后就可以算出结果……”就在我欢呼雀跃准备动笔时,耳边传来一声熟悉又让我烦躁的叫唤:“给我倒杯水!”
刚想出来思路又被打断了,我很是不爽。“快点,磨磨蹭蹭的,是想渴死我吗?”正当我想无视他的要求时,“5、4、3……”他的“死亡倒计时”启动了——爸妈不在家,他就是老大。
为了今天的零食不被没收,我只能暂时屈从于他的“淫威”,如猎豹般快速冲到饮水机前,接了一杯水给他。见我如此识相,他满意地喝着水,惬意地点了点头。
而再次回到座位的我,大脑已一片空白,哪有什么解题思路?自己辛辛苦苦想了一上午才想出的解题方案,就被他那一个无理要求给打断了,我气不打一处来,一下子冲到他的房间要跟他理论。
看到我怒气冲天的样子,哥哥先是一脸茫然。等弄清了我这是想挑战他的权威,他缓缓地站起来,眼神由茫然变成恼怒。看着我们二十几厘米的身高差,还有他那沙包大的拳头,清醒过来的我决定好汉不吃眼前亏,默默走出了房间……
好不容易找回思路,把作业写完,我决定出去玩会儿。当时我一只脚已经迈出家门了,那让我糟心的声音又响了起来:“帮我拿张纸巾!”“你是没长手,还是没长脚?这么点小事都要我帮忙?”我故意呛他。“快去,慢了扣一个月零食。”听到这句话,心不甘情不愿的我只能去办。
“难道妈妈忘记买纸巾了?平时餐桌上会放纸巾的,怎么连盒子都不见了?”我在客厅、厨房、餐厅找了个遍,始终没发现纸巾的影子。
“莫非灯下黑?”我小心翼翼地溜进哥哥的房间,环顾四周,最终在他的书桌旁边看到了纸巾。见我气冲冲地抽出两张纸巾,没好气地递过去,哥哥瞥了我一眼:“拿张纸巾搞了这么久,晚了两分钟,零食还是要扣的。”
“帮你拿了纸巾不说谢谢也就算了,居然还扣我的零食!”我终于下定决心,等妈妈一回来,就立刻告哥哥的状。
听完我的“举报”,妈妈先是狠狠瞪了一眼哥哥,然后跟我们聊了很多。妈妈既批评了哥哥,也提醒了我。她说,首先要肯定的是,有资格被人“抓差”,说明自己还是有点作用,最起码还有一点被人利用的价值——如果连“差”都没人抓你了,岂不是说明自己一无是处了吗?妈妈还告诉我,当别人抓自己“差”时,如果自己有“余力”,有“余时”,完全可以助人为乐。倘若对方的要求无理或者过分,哪怕是再有“余力”,再有“余时”,也要果敢地予以拒绝——当然,要注意拒绝的艺术。
听了妈妈的话,我豁然开朗,哥哥更是难堪不已。此后,哥哥虽然还会偶尔会抓我的“差”,但都是在他确实需要别人帮忙,而我又得闲的时候。
发稿/庄眉舒
点评
习作其实是采取先总后分的思路来构思的:第一段提出观点,是总;第二段,是对观点的稍加阐释;剩下的正文段落,采取艺术的手法将三件事“拼凑”到一天发生,显得非常紧凑,是分。最后妈妈的处理,给大家启发和教育,是这篇文章的意义所在。整篇习作有主题,有层次,有故事,有意义,是一篇非常棒的作文。
指导老师/钟华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