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里的兵器史
“只见一群野蛮人从山顶洞里冲出来,举着大刀向闹闹——林正煦砍去,闹闹一边狂奔,一边喊‘小胖救我’。只见赵思然一个飞鹰搏兔,拎起闹闹的领子就把他抡了出去……”
放学路上,小胖大声念着他新编的“武侠小说”,“尊赵贬林”的思想一览无余,闹闹和小军笑到肚子痛。
“小胖,”小军还是不叫他的大名赵思然,“你啥时候成了武林高手?”
闹闹则嗤笑,“野蛮人怎么会有大刀?”
“野蛮人为什么不能有大刀?”小胖理直气壮地反问。
闹闹哭笑不得,“还是石器时代啊,哪里有金属?”
小胖说:“武器我比你懂得多,印第安人都会用火枪。”
公交车来了,小胖跳上车绝尘而去,闹闹来不及反驳他,一怒之下,把这周汉字社的主题定为“汉字中的武器”。
这次是在谢义豪家举行活动,他已经准备好了资料:
“从中国的兵器史来看,最早距今三万年左右的石器时代,人们用精加工的石器,加上棍棒等来攻击敌人;三千多年前商朝冶炼技术发展,进入青铜时代,有了锐利得多的青铜武器;最后战国后期冶铁技术出现,铁器有硬度强、延展性好、价格便宜等优势,冷兵器时代来临。钢铁武器不断升级迭代,一直使用到20世纪,在现代武器中也占有一席之地。”
闹闹得意地说:“看到了吧?野蛮人抡大刀,简直让人笑掉大牙!”
小胖发问:“那为什么印第安人骑着马拿着火枪跟欧洲移民战斗?”
邓芊芊抢着说:“因为他们从欧洲人那里学会了用枪,抢到了枪呗!”
谢义豪说:“确实,同时代的人,武器不需要从头研发,只要得到相关的技术就行了,成吉思汗就是用当时最先进的兵器制造技术武装了蒙古大军。”
郑媛媛吐吐舌头,“幸亏我不是古代战争时期的铁匠,否则准逃不了被迫参战的悲惨命运。”
小胖想当然地说:“在汉字里就简单了吧,比如,甲骨文是商朝的文字,甲骨文里有关兵器的字就是青铜的了;然后秦朝才有铁,小篆里才有的有关兵器的字就是铁器了。”
闹闹说:“错!甲骨文里也留存着远古时代的兵器历史,不只是青铜。先看‘干’‘戈’两个字,就一个是石器时代的,一个是青铜时代的。”
谢义豪说:“汉字里不仅有很多石头和木头的兵器,还有皮革,比如‘鞭’。”
大家这样一梳理,发现十八般兵器里,除了金字旁的是金属,其他还真有不少与皮革有关:造弓弩离不开皮革,盔甲也有很多是皮革做成的。冷兵器应该是石器、木器、皮革、金属的结合!
邓芊芊安慰小胖:“不过‘铁’字确实小篆里才有,甲骨文没有。”
“哇,甲骨文有‘刀’字,指有锋刃的长柄工具或兵器。”小军说,“刀不是金属做的吗?”
谢义豪展示了一张石器时代的石刀照片,“早就有这东西嘛。”
小胖咧嘴一笑,比了个手势,“野蛮人抡着石刀砍向闹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