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了,老屋
作者: 王慧宁我们家的老屋在长兴煤山镇一个叫“火烧地”的地方,不远处就是连绵起伏的五通山,山上流下一条小溪蜿蜒地穿过火烧地,一年四季缓缓流淌。老屋建于20世纪80年代,现在看来很是老旧,但在当时那个年代算是很好的住房了——三间正房、两间耳房,青砖红瓦,房前屋后还有两个庭院。爸爸在后院修了个花坛种满花花草草,栽了桃树、枇杷树、石榴树,挖了鱼塘养上小金鱼;在前院种上了竹子,打了一口水井……
过了几年,桃子丰收时,爸爸便把它们摘下来分给左邻右舍吃;枇杷树也长得高高大大,会结出许许多多的枇杷,白头翁、小山雀都飞到树上来啄食,爸爸就用塑料袋把较低处树枝上的枇杷一个一个套起来,一边套一边说“上边的鸟吃,下边的人吃”。
我对老屋印象最深的要数那片竹林和窗前那棵高大的石榴树。春天,我总是盼着爸爸妈妈带我回煤山,到小竹林里去看看刚冒出头的小笋芽儿;到了秋天,我也盼望回老屋一趟,那正是石榴灯笼高高挂的时候,我总能亲手摘到酸甜可口、又大又红的石榴。爸爸说,有一年他刚推开屋门,就看见几个七八岁的小孩子,正攀在墙头伸手摘石榴,看见有人出来,慌忙想跳墙逃跑,爸爸连忙叫住他们说:“别慌别慌,小心摔着!”然后走上前把几个孩子一个一个抱下来,还摘下石榴送给他们,并嘱咐说以后不要再爬墙了,要吃尽管和他说。
如今,不管是城里还是乡村,都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老屋周边的马路拓宽了,新大楼耸立起来了,购物中心也开始营业了……老屋要拆迁了,爸爸妈妈去办理相关手续,妈妈答应我这次去一定给我拍下老屋最后的样子。
再见啦,小竹林;再见啦,石榴树……再见啦,老屋。相信老屋所在的地方会变得更好,将来的煤山会变得更美丽!
指导老师/沈末琴
发稿/庄眉舒
家乡的老屋,永远留在你的文字里。//@小静老师:文章对老屋的描写,既有对老屋消逝的伤感又有对未来的期待。祝你的家乡变得越来越美、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