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就一双敏锐的观察之眼
作者: 张璐
读写快车
左读范文
不如静对一院秋
梁 衡
我从不喝酒,却年年为秋色所醉。进入11月,院子里的树木花草绚烂迷离,早让人醉得一塌糊涂。
那天在楼下散步,本来是艳艳蓝天,静静的小区,忽起了一阵秋风,所有的树木便发疯地摇摆,比赛着抖落身上的叶子,于是红的、黄的、绿的、橙色的、绛色的,枫树、银杏、柿树、梧桐等树叶瞬间就搅成一场五彩的花雨,从天而降。秋阳艳艳,澄明如水,只是地上多了一块厚厚的地毯,镶嵌着数不清的色块、线条,还散发着落叶的清香。秋天就是这样突然降临的吗?如饮美酒,让人心醉。
红色是喜庆之色。人有喜事喝了酒,脸色发红,会有一种按捺不住的激动。现在的院子正是这种气氛。柿子树的叶片本就厚实,这时红得像浸过红颜料的布头,裹着黄柿子,露出一脸的憨厚。枫树,正庆幸他们一年中最露脸的时刻,不管是元宝枫还是鸡爪枫,都尽力伸展开他们的尖叶,鲜红欲滴。而平时最不注意的爬山虎,学名叫地锦的,本是怯怯地匍匐在墙角、墙头,用它的墨绿去勾线填缝,这时却喷出耀眼的红光,一时墙头便舞着蜿蜒的红飘带,墙角则像是谁刚泼了一桶红油漆,而高楼整面的山墙,则满墙鲜艳,火辣辣地呼喊着大地的浪漫。
我们常说秋天是金色的季节。这院子里虽不像丰收的田野有玉米、南瓜的金黄,却也给金色留下了足够的舞台。阴差阳错,当初设计者在院子的中轴大道旁全部栽上了银杏。它们干直冲天,枝条上互生着一束束嫩叶,五叶一束,叶开如扇。春夏时绿风荡漾还不觉有奇,而这时清一色地转黄,挺立路旁,就成了两堵“黄金海岸”。人们走在路上,脚踏软软的金丝地毯,遥望两条黄线射向蓝天,不知身在何处。本来工人还是每天照样清扫落叶,后来居民强烈呼吁停扫一周,好留住这些金黄!现在,连环卫工人也偶尔抱着扫帚坐在路边的长椅上,享受上天恩赐的这一年一次的黄金假期。
当然还有不变的绿,那是松柏、翠竹、没来得及落叶的杨柳和地上绿油油的草坪。他们都做了秋的深色背景。也有许多中间的过渡,马褂木因为硕大的叶片特别像古人穿的马褂而得名,这时呈现出深褐色,而白蜡树则刚刚染上一点淡黄。更有那玉兰,白绒绒的花苞,已经准备好了来年春天的绽放。地上的落叶,因时间的先后分出了水分的干湿和颜色的浓淡。墙是一色的青灰,偶有一串红叶单挂在上,就像暗夜里的灯笼;一片鲜红的新叶正被风吹到枯叶堆上,像是正要去点燃它的火苗。阳光从未落的绿叶上反射着粼粼的光,秋风还是突然地来去,搅动一团色彩,扬起又落下。这时我就痴痴地坐在长椅上,透过漫天的彩叶,享受着胜似春光的秋色。难得,天地换装一瞬间,五颜六色齐抖擞。看尽南北四时花,不如静对一院秋。
(选自《梁衡散文》,有删节)
亮点借鉴
怎样练就一双敏锐的观察之眼呢?作者告诉我们可以这样做:
1.定点观察,细致入微。作者对院中的景物进行了详细刻画。如对银杏的描写,其树干形态是“干直冲天”,枝条上叶片生长规律为“互生”“五叶一束”“叶开如扇”等。从树干的形态、枝条的生长、叶片的形状与数量,再到春夏与秋季叶片颜色的变化,作者细致地观察并记录下银杏的每一个特征,增添了文章的画面感,让读者仿佛置身于庭院之中,感受秋天的魅力。
2.对比观察,动静结合。在静态观察方面,如对柿子树的描写,“红得像浸过红颜料的布头”,裹着黄柿子的姿态尽显静态之美;而动态观察时,作者写秋风拂过,树木疯狂摇摆,各类树叶纷飞,形成五彩花雨,充满了灵动与活力。动静相互映衬,静态景物在动态的烘托下更显宁静祥和,动态画面因静态的沉稳而更具生机活力,极大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使读者从不同角度中感受秋天的韵味。
3.分类观察,点亮色彩。作者还对秋景的色彩进行了分类观察。红色系中柿子树的红、枫树的“鲜红欲滴”、爬山虎的“耀眼的红光”;黄色系里银杏的“黄金海岸”璀璨夺目;过渡色如马褂木的深褐色、白蜡树的淡黄,使秋的色彩更富于变化。分类观察与描写,完美地呈现了庭院秋日色彩斑斓、绚丽多姿的景象,传递出秋天的浓烈与热情。
右写作文
姥姥家的柿子树
薛天悦
在记忆的最深处,姥姥家那棵柿子树是我童年时光中最难忘的一抹色彩。其中,最令我沉醉的,无疑是那一颗颗如宝石般缀满枝头的柿子。
微风拂过,一串串仿佛由能工巧匠精心打造而成的精致灯笼,轻轻摇曳在枝头。起初,它们身着青绿色的外衣,在灿烂阳光的映照之下,闪烁着灵动的光芒,仿佛在向世界宣告着自己的生机与活力。时光流转,柿子们如同被施了魔法一般,开启了奇妙的变色之旅。从最初的青涩稚嫩逐渐转变为柔和端庄,鲜艳的金黄散发出迷人的魅力。最终,它们从金黄色逐渐蜕变为炽热的火红色,宛如一团团被点燃的烈火,在周围绿叶的映衬下,显得更加鲜艳夺目。此时的庭院,香气沁人心脾,那是秋天的味道,是丰收与喜悦的味道。
当秋天的终曲奏响,最后一片叶子依依不舍地飘落,初雪便如灵动的精灵,如约而至。姥姥家的那棵柿子树瞬间被这轻柔的初雪环抱。雪花纷纷扬扬,似是赶赴一场盛大的舞会,轻盈地落在柿子树的枝丫上,为其编织出一件如梦似幻的洁白银装。而那些历经了秋霜却依旧倔强地挂在枝头的柿子们,宛如一颗颗被精心镶嵌于冰雪画卷中的红宝石,在皑皑白雪的映衬之下,光彩夺目。
姥姥见我在树下眼巴巴地望着柿子,便笑着说:“孩子,这冰天雪地的,咱把柿子烤了吃,热乎又香甜,柿子还寓意着好事成双,事事如意,吃了保准你福气满满。”说罢,她摘下几颗柿子,在屋里的小火炉上架起铁丝网,把柿子摆放在网上,不时地翻动着。不多时,她夹起一个烤好的柿子,轻轻吹了吹,“小馋猫,快尝尝,当心烫”。我小心地剥开那略带焦香的外皮,将温热的果肉吸入口中,软糯而甘甜的汁水立刻在舌尖蔓延开来。这份温暖与甜蜜,不仅是柿子带来的,更是姥姥带来的。姥姥深沉而细腻的爱,让这个凛冽的冬日充满了无限温情。
时光匆匆,一转眼我就长大了,姥姥家的柿子树也比之前多了几分岁月的味道。但无论如何,我仍然深爱着它,因为在我的心中,它不是一棵普通的树,而是姥姥赠予我的最珍贵的礼物。
【山东威海市文登区实验中学】
点评
小作者通过对姥姥家柿子树的定点观察,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对柿子的外观进行描写,接着对柿子色彩变化进行动态观察,从青色到金黄再到火红,尽显其变化之美。同时,在描写冬日的柿子树时,小作者还融入了情感,尤其是借烤柿子之事传递出姥姥对“我”的爱与祝福,进一步升华了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