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个动词
作者: 孙道荣长假的第二天,也许是第三天,管它是哪一天呢,我唯一还能清晰地感知到的是,那一天,我已经累趴了。
我不满地对唐叔说,我开了七八个小时的车,路上还堵了四五个小时,穿过了五六个城市,到你这儿是来度假的,看风景的,吃野货的,或者干脆躺平的,睡懒觉的,无所事事的,你却安排了我那么多的农活,把我直接累坏了。你不厚道啊。
听了我的牢骚,唐叔哈哈大笑,今天让你累一累,你此刻躺在这儿,才能真正感受到躺平的舒坦,明天你爬上山头,眼中看到的,才是真正的风景。
他忽然问我,“今天”是什么词性?
这还用问?当然是名词。
他点点头,又摇摇头,你说得对,也不对。从语法来看,“今天”是名词,但以人生来说,“今天”却是个动词。
愿闻其详。
他说,今天是什么?今天就是现在,是当下,是此时此刻,是所有正在发生和正在进行的事情。今天你帮我摘了花生,挖了地,给树浇了水,将羊赶回了圈……你看看,所有的都是动作,是劳动,它可不就是一个活生生的动词吗?如果今天你不是来我这儿,而是像平时一样在家中,你的今天,也是动词。
胡说八道。我昨天开车了,不是动词吗?我昨天被堵了,不是动词吗?我昨天吃饭了,打喷嚏了……不都是动词吗?如果是平常,昨天我应该上班,忙这忙那,晕头转向,不也是动词吗?
他说,昨天你做的一切,无论你多么用力,也无论多么轰轰烈烈,都成过去了,像云一样飘走了,像雾一样消散了,当“今天”变成了“昨天”,它就成了名词。我们在说起昨天的时候,就像在讲一个故事,不管这个故事是自己的还是别人的,也不管它是不是激烈,是不是精彩,“昨天”都只是一个安静的名词。
那如果我今天什么也不做,只躺平呢?
躺平,发呆,无所事事,只是你今天呈现的状态而已,这样的“今天”,它也仍然是个动词。
好吧,如果“今天”是动词,“昨天”是名词,那么,“明天”又是什么词呢?
我想,“明天”应该是个形容词。他说,明天是还没有到来的,但有着无限可能性的一天。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明天”是充满希望的,令人期待的,当然,“明天”也可能只是泡沫,镜中月水中花,或者海市蜃楼。当“明天”这个形容词,变成了“今天”的时候,你给予它怎样的力量,它就会最终成为怎样的一个形容词。
很多时候,“人生”只是个量词,你付出过多少,又获得过什么,都明明白白地摆在那儿,你的人生是重于泰山,还是轻如鸿毛,自己掂量一下,就都清清楚楚了。“你”“我”“他”,也包括“它”,都只是各自人生的一个代词而已,你有你的人生,我过我的日子,他有他的活法,永远不会混淆,也绝不可能混同。
忽然心生好奇,在形容词的“明天”,我可能看到什么?
唐叔再一次哈哈大笑,山还是那个山,水也还是那个水,但我可以肯定,明天你必将看到不一样的山水,看到真正美丽的风景。原因很简单,因为动词的“今天”,你流了很多汗,出了很多力,吃了很多苦,美好形容词的“明天”,那是你该得的。
“哈哈哈哈”,我们以由衷的笑声,结束这一场对话,以及动词的“今天”。
(选自《世间最温暖的归途》,有删改)
美文赏析
这篇散文以别出心裁的词性解读,探讨生活哲理。唐叔将“今天”定义为动词,阐释当下应积极行动,“昨天”是名词,意味过往已消逝,“明天”是形容词,寓意充满未知与可能。作者借日常对话,展现出对人生的思考,启示人们只有在当下付出,才能收获明天的美好,语言诙谐,逻辑独特,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