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流水遇知音
春秋时期,有个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善于鼓琴,但无人能解。有一次,俞伯牙于山野之中弹琴,正巧被上山砍柴的子期听到。子期说道:“巍巍乎志在高山”;伯牙再鼓,子期说:“洋洋乎志在流水”。俞伯牙大喜,认为自己终于找到了知音。二人遂结为兄弟,并约定来年中秋再在此处相会。
第二年中秋,俞伯牙如约而至,却不见钟子期的身影。后来得知,钟子期已病故。俞伯牙来到钟子期的墓前,弹起了《高山流水》。弹罢,他挑断琴弦,把心爱的瑶琴在青石上摔了个粉碎,悲痛欲绝地说:“知音已去,我弹琴还有何意义!”从此,伯牙终生不复鼓琴。
素材解读
朋友不在于多,而在于知心。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伯牙和子期是因为音乐相识的,也因为音乐而成为莫逆之交。所以,他们之间的友情才显得格外真诚和珍贵。遇到能够真正理解自己的知心朋友,也就是像俞伯牙与钟子期那样的“知音”,是一件非常难能可贵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