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疤的警醒
作者: 陈柏帆
我右膝上那道蜿蜒的伤疤,像是一条沉默的锁链,锁着我的一段年少莽撞的记忆,无声诉说着因果……
夏日蝉鸣最盛时,小区新添了一组酷飒的滑板设施。几个少年踩着滑板呼啸而过,衣角飞扬,仿若带着风的翅膀。那股潇洒劲儿,撩拨得我心痒难耐。等不及摸清门道,我便火急火燎地借了朋友的滑板尝试。彼时的我,满心满眼只有飞一般的畅快和风一般的潇洒,压根没想过自己毫无滑板经验,更别提还没有进行过基础的平衡训练、刹车技巧的练习。
初上滑板,我只觉得新奇好玩。微风拂过脸颊,自己仿若瞬间化身成一只飞鸟。我试着加快速度,轮子飞转,滑板向前疾驰而去,然而我也瞬间失去平衡,一时间对滑板失去掌控。刹那间,我身体前倾,整个人如脱轨的列车,斜着身子朝一旁飞扑出去,在地面上擦出一小段距离。右膝率先着地,一阵剧痛如电流般贯穿我的全身,紧接着被粗糙的地面无情“啃噬”。待我狼狈起身时,膝盖处已是皮开肉绽,鲜血汩汩涌出,混合着沙砾,简直惨不忍睹。
被朋友搀扶回家时,钻心的疼痛让我冷汗直冒。用消毒水清洗伤口时,伤口一被刺激,我便疼得几近昏厥。接下来的日子,我的伤口反复发炎、化脓,每一次换药都无比煎熬。我被迫静卧,满心懊悔如潮水般将我淹没。曾经,我贪图玩滑板的一时之快,忽视了应做的学习和准备工作。这鲁莽之行带来的眼下伤痛,不就是直接的因果吗?我本想踩着滑板肆意驰骋,却毫无学习和准备,摔倒受伤是迟早的事。
时光悄然流转,伤疤已淡成一抹浅痕,却如同一个警钟在我心头长鸣。每当我学习上想偷懒、做事妄图走捷径时,指尖触到微微凸起的伤疤,浮躁便瞬间消散。当体育课800米长跑测试想放弃时,它提醒我要坚持下去,胜利就在前方;当参加竞赛想敷衍备赛时,它告诫我要认真准备,稳扎稳打。
这道疤,是我年少轻狂的“遗迹”,更是我成长路上的严师。它让我彻底领悟,人生没有侥幸,不能只凭一腔热血,还需要谨慎和耐心。它是我成长的印记,更是我人生路上的警钟,时刻警醒着我,在未来的日子里,种怎样的因,便结怎样的果,唯有脚踏实地,才能稳步前行,避开无谓伤痛,收获坚实成果。
【重庆市两江新区西大附中金州学校,指导老师:蔡清梅】
作者自评
本文是我对成长经历的深度复盘,借伤疤剖析因果,探寻成长真谛。开篇以疤为引,设下悬念;滑板情节,尽显年少冲动莽撞之态,是种下的“因”,摔落受伤则为必然的“果”。养伤时痛与悔交织,领悟行事准则。这道伤疤成为我生命中的警钟,也融入了我的生活。美中不足是叙事详略失当,心理挖掘浅,文采欠火候,往后我当精雕细琢,让其更具思想深度。
教师总评
作文开篇夺目,将伤疤比作“沉默的锁链”,新奇又意蕴深长,不着痕迹地引出“因果”这一深刻主题,成功激起读者探究欲,足见构思精巧。文中滑板情节是一大亮点,借盛夏热烈氛围烘托,将年少时的急切、莽撞描摹得入木三分,因果关联紧密——鲁莽行事是“因”,摔得皮开肉绽便是“果”,逻辑清晰,以亲身经历传递“行事需谨慎”的道理,真实且有说服力。养伤部分,细腻刻画身体疼痛、内心懊悔,让读者身临其境,深化对因果的体悟;结尾处将伤疤化警钟,融入日常学习、竞赛场景,升华自然,彰显成长蜕变,凸显作文的实用性与教育意义。若继续雕琢,叙事详略可进一步细化,滑板前期铺垫可精简,使重心更快落于自我的成长感悟;心理描写也有拓展空间,摔倒瞬间若拓展内心的复杂情绪,人物会更饱满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