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先辈足迹,传承中国精神

作者: 杨琪

习作展示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观看了《志愿军:存亡之战》后,我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牵引,穿越了时空,与那些为国家、为民族英勇斗争的先辈们心灵相通。这部影片带给我的不仅是一次视觉的盛宴,更是一场心灵的洗礼。

影片以抗美援朝为背景,聚焦铁原阻击战,展现了志愿军令人崇敬的报国之志。影片中,志愿军战士们面临敌人的强大攻势和残酷围剿,毫不退缩,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防线。他们舍生忘死、前赴后继的精神,让我体会到了什么才是真正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其中,李想的那句“我们回不来了,你们继续前进”更是催人泪下!

看完这部电影,我对志愿军战士们充满了敬意与感激。铁原阻击战不仅是历史书中的一页,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它时刻提醒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生活。志愿军们踏荆棘而来,倒在泥泞里,就是为了后辈们能踏着他们开辟的道路,奔赴黎明。或许他们赴死之前都还在想着:别把我埋得太深,兄弟。如果有人侵略我们的国家,请叫醒我,我会爬起来继续战斗。在这场存亡之战中,他们用生命和鲜血铸成了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

自此,我深刻地认识到我们青少年应该推崇和学习英雄精神,永远铭记历史,将革命精神传承下去,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贡献我们的一份力量。爱国,不能是停留于口中的空谈,而是要用实际行动去践行,落实到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小细节,它是我们对学业的追求,对理想的坚守,对社会的责任。

“我追随的光,是五角星的星光,五星闪耀皆为信仰!”“我们每个人要像钉子一样,狠狠地钉在自己的阵地上!”同学们,让我们追寻先辈的足迹,传承中国精神,让我们用最真诚的语言向志愿军战士们致敬,永远铭记他们的丰功伟绩。

何其有幸,生于华夏。一抹鲜红飘万里,正是家国兴盛时!

点评

习作开头从三句爱国古诗引到电影《志愿军:存亡之战》上,按照简述内容——发表感想——联系生活的结构行文。主标题“追寻先辈足迹,传承中国精神”采用对称句式,言简意赅地概括了全文的思想内容,是一篇典型的观后感。

上一篇: 学写观后感
下一篇: 觉醒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