瀑布

从《壶口瀑布》里雷霆万钧的黄河咆哮,到梅雨潭飞珠溅玉的柔美,再到黄果树瀑布“珠帘钩不卷”的壮阔——文人墨客总以笔为梭,将飞瀑的形、声、势织成流动的锦缎。让我们循着这些文字,去触摸水雾间跃动的生命张力,聆听千年不息的自然史诗。

绿

◎朱自清

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梅雨潭是一个瀑布潭。仙岩有三个瀑布,梅雨瀑最低。走到山边,便听见哗哗哗哗的声音;抬起头,镶在两条湿湿的黑边儿里的,一带白而发亮的水便呈现于眼前了。这是一个秋季的薄阴的天气。微微的云在我们顶上流着;岩面与草丛都从润湿中透出几分油油的绿意。而瀑布也似乎分外的响了。那瀑布从上面冲下,仿佛已被扯成大小的几绺;不复是一幅整齐而平滑的布。岩上有许多棱角;瀑流经过时,作急剧的撞击,便飞花碎玉般乱溅着了。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据说,这就是梅雨潭之所以得名了。但我觉得像杨花,格外确切些。轻风起来时,点点随风飘散,那更是杨花了。——这时偶然有几点送入我们温暖的怀里,便倏的钻了进去,再也寻它不着。

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我们开始追捉她那离合的神光了。揪着草,攀着乱石,小心探身下去,又鞠躬过了一个石穹门,便到了汪汪一碧的潭边了。瀑布在襟袖之间;但我的心中已没有瀑布了。我的心随潭水的绿而摇荡。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我想张开两臂抱住她;但这是怎样一个妄想呀。——站在水边,望到那面,居然觉着有些远呢!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着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近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丛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也太暗了。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大约潭是很深的,故能蕴蓄着这样奇异的绿;仿佛蔚蓝的天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这才这般的鲜润呀。——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了。我若能挹你以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睐了。我舍不得你;我怎舍得你呢?我用手拍着你,抚摩着你,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我又掬你入口,便是吻着她了。我送你一个名字,我从此叫你“女儿绿”,好么?

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不禁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选自《朱自清散文经典》,有删改)

美文赏析

本文以细腻的笔触描绘梅雨潭的绿意,将自然之美与生命情感融为一体。作者运用丰富的比喻,赋予潭水以灵动的女性气质,展现出绿的生命力与柔美。文中“女儿绿”的命名,更是将自然人格化,流露出作者对这份纯净之美的珍视与怜爱。全文以“惊诧”始,以“惊诧”终,形成回环结构,强化了绿的震撼力。这篇短文,平添了梅雨潭隽永的韵味,鲜活了一处景点,成就了一段文学与自然相互交融的佳话。

黄果树瀑布:

生命的启迪——贵州游杂记

◎戴建业

到达黄果树瀑布时已经十一点多,导游说今年贵州雨水很多,黄果树瀑布上游白水河水势很大,黄果树瀑布也就特别壮观。果然,没走几步就能听到瀑布的轰鸣,闭上眼睛也能感受到自己与瀑布的远近,离瀑布越远声音就越沉闷,这声音好像不是来自地表而是来于地心,越走近瀑布声音就越洪亮。

当“遥看瀑布挂前川”的一刹那,耳边传来“砯崖转石万壑雷”的巨响,眼前突然挂起上百米高的白练,瀑布飞珠溅玉,四周水雾蒸腾,这种震天动地的磅礴气势,这幅青山白练的壮丽画卷,再迟钝麻木的人也会怦然心动。李白当年在《望庐山瀑布》中说,“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要是看到“中华第一瀑”黄果树瀑布,这位才气纵横的诗仙不知该如何着笔。没有博大的胸怀和恣肆的笔力,无法写出黄果树瀑布壮伟的气势。

游客花几千元钱,跑数千里路,为的就是一睹黄果树瀑布的雄奇,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丽。黄果树瀑布使人惊心动魄,既是由于其形的壮美,更是由于其神的壮烈,它能唤起我们内心深处被久久压抑的英雄主义激情。

现代生活消磨了人的英雄豪气,办公室埋头于文案让我们变得精神萎靡,日常的柴米油盐又让我们变得小家子气,很少回味一下自己到底过的是什么日子,很少思考自己生命的价值。

大家常常误以“平庸”为“平淡”,还自欺欺人地说“平平淡淡才是真”。其实,“平庸”就是浑浑噩噩、碌碌无为,没有志向也没有追求,没有才华也没有事业,平庸的人所说的“赖活”就是“苟活”——不管多么屈辱也要赖在人世苟且偷生。“平淡”则是“繁华落尽”后的从容,是“山花烂漫”后的潇洒,是“功成身退”后的淡定。

我们——尤其是我自己——这一生何曾“平淡”过!我们从没有想到要将自己的一生“写成”一首可圈可点的宏伟诗歌,最后这一生便沦落为一篇又臭又长的平庸散文:生前没有为世界增添任何东西,死后也不可能给世界留下任何空白。因此,活着不值得别人为我们鼓掌,死了也不值得别人为我们悲伤。

造化在人间造就黄果树瀑布,或许就是要警醒人们生命的价值何在,并昭示人们实现生命价值的途径。要想人生活得精彩,就必须像黄果树瀑布那样能够豁出去,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不惜粉身碎骨;要想成就自己生命的辉煌,就得像黄果树瀑布那样果决刚毅,不能畏首畏尾、患得患失;要想实现自我的价值,就必须像黄果树瀑布那样锲而不舍,像它那样冲破重重阻力,绝不能一曝十寒或半途而废。

黄果树瀑布,它既给我们以审美的愉悦,也给我们以生命的启迪;它无须我们的感激,更不希求我们的赞美!

(选自《你听懂了没有》,有删改)

美文赏析

本文借雄浑笔触描绘瀑布的壮美,更借自然景观升华出深刻的生命哲思。作者巧妙引用李白的诗句,凸显黄果树瀑布的非凡气势;后半部分由景入理,以瀑布“粉身碎骨”的决绝姿态,喻示生命应有的壮烈与价值。全文将自然伟力与人生境界相融,在欣赏山水中完成了一次对生命意义的激昂叩问。读后令人感悟到生命应无畏险阻,全力绽放,方能演绎出壮美篇章。

上一篇: 晋祠
下一篇: 暗埋伏笔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