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未走远
作者: 陈丽静只要我们与家乡的心连在一起,我们就从未分别,从未离开,从未走远。
家乡的景美,雨多,人善。我很喜欢老家沐浴过风雨后的样子:路边的野花和刚开花的菜苔发出淡淡清香,风中夹杂着泥土的芬芳,阳光照得水洼亮亮的。老家的人都很大方,你若去借人家的菜苔,一把二把,他们绝不会见怪,只会说“城里面哪有我这新鲜”;你若去买一两瓜子,他们会摇摇手说送你了;你若是常年未归的游子归乡,他们会真心把家乡最好的拿出来,即使你们的血缘没那么亲。
我五岁的时候离开了老家,父母说老家的学校不适合我,但我还是想念老家的人景物。
有一次,我和爸爸一起陪姥姥去医院看病,看完后拿单子在一楼取药,排队的人很多。站在我们前面的是一个高高的男子,爸爸和我说:“你信不信他是我们老乡?”我当然不信,结果一问,果真是老乡,然后我们的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在和家乡人的对话中,我似乎又闻到了泥土的芬芳,看到了亮晶晶的水洼,听见了乡亲们朴实的笑声,这使我突然感觉到老家离我好远。故乡啊,若非为了什么人生的大前途,我又怎会离你而去呢?
一睁眼,快到那个老乡取药了,“大哥,能不能让我先取药,孩子他奶奶现在身上疼得厉害”,一个孕妇过来说道。这个老乡看到孕妇的大肚子,二话没说就让她排在了他的位置上,后面排队的还有七八个人。虽然一个人影响并不大,但为了不影响后面的排队秩序,他径直排到了最后。接着我爸拉着我又排到了老乡的后面,结果排队的人都纷纷效仿。那个老乡的做法又让我回忆起家乡的人。我又觉得家乡其实离我并不远,因为我们的心一直连在一起,团结友爱,这就是故乡的心,我们的心。
我从未走远,因为我又闻到了泥土的芬芳。
●点评
这篇作文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对故乡的深情眷恋,情感真挚动人。小作者通过“泥土的芬芳”“亮晶晶的水洼”等意象,将记忆中的乡土风貌鲜活呈现,更以谦让的典型事例,巧妙诠释了乡人淳朴善良的精神底色。文中“我从未走远”的反复咏叹形成情感主旋律,将空间距离与心灵贴近的矛盾处理得尤为精妙。全文情感层层递进,展现了游子与故乡之间割舍不断的精神脐带。
【作者系山东青岛市弘毅中学学生,指导老师:李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