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水柔
作者: 郑筱娴抛开钢筋水泥森林的喧闹,远离快节奏生活的纷扰,我来到了江南水乡。顺着那一叶扁舟推开的千层浪,荡漾在这江南的绿波上,两岸是青的瓦、白的墙,柳枝从树梢上垂进水里,垂进舟上人的心里。
江南的水似明朗温和的老人。
我从小生长在水边。四五岁时便跟着祖父到船上去了。祖父撑着船,赶着那群毛色雪白、不停嘎嘎叫的扁嘴鸭。它们满塘地游着,或扎进水里抓小鱼吃,或吵闹着相互追逐戏耍,在对方身上啄一下,又快速地逃开。有时,祖父就将撑船的竹竿收到船里,让船那么飘着,颇有几分“野渡无人舟自横”的意蕴。当鸭子们吃得差不多的时候,祖父便唱起那首招鸭子的歌,四散的鸭子立刻从各个芦苇丛中冒出来,排成一列游在小船前头,一双双橙色的脚蹼拨开水波,漾起层层涟漪。小小的我躺在船板上,将手伸进凉凉的池塘里,感受水流包裹手指的温柔,任清凉的水汽拂过脸庞。祖父回头慈爱地看我一眼,他懂得,这是每个在水边长大的孩子都会懂得的快乐。
江南的水似敛眉浅笑的佳人。
阵阵青雨,如同丝线,把天地交织在了一起。烟雨微茫,远山似一抹青黛。小舟上少女撑开的油纸伞,挡得住如丝的细雨,挡不住三月的江南。绵绵的雨顺着屋檐滑落,一幕幕的雨帘溅落在地上,晕开了青石板的颜色,隐约传来青苔的淡淡清香。沿岸白墙黑瓦的人家用江南温柔的水点起炊烟,洗去铅华;而弄堂中传来悠扬的琴声,“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这水许是“翠眉曾照波痕浅”的南浦惜别,许是“暖风晴雨初破冻”的春心摇曳,许是“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的盈盈眉眼。落在屋边的几朵杏花,像极了隐在人群中低眉浅笑的女子。
江南水秀,江南水柔,这水光山色里的不争与柔情,令我魂牵梦萦。
江南,是我的故乡。
●点评
本文既写了江南杏花微雨的柔美,又写了童年水乡生活的无忧无虑。不管是对祖父赶鸭情景的描写,还是对江南春雨的描绘,都写得极为细腻。江南水美的背后隐藏的是童年的美好、祖父的温情、孩童的天真,弄堂里的惬意……生活中的纷扰,也被这江南水乡治愈了。
【浙江新昌县七星中学诗路文学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