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山早
作者: 彭家河
川东有大山,秦汉以来就叫巴山。
乘坐“和谐号”从成都到达州只三个多小时,沿途山势渐陡,但险峰绝谷不多,山水村落田畴在窗口一一展现。从达州到万源,换乘客车,窗外画风陡转,让人热血贲张。放眼望去,庞大的山体上群峰林立,此起彼伏,错落有致。
首站是万源保卫战战史陈列馆。1933年1月,红四方面军从鄂豫皖根据地转移到大巴山区,建立了川陕革命根据地。同年9月,20万川军“围剿”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四方面军奋起反击,进行了艰苦卓绝的万源保卫战。1934年底,万源保卫战取得胜利,全国第二大苏区——川陕革命根据地得以恢复和扩大。
在战史陈列馆,我们得知,在巴山南麓的达州市,王维舟创建了川东北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涌现了李家俊、徐彦刚等多位革命烈士和无数仁人志士,培育了张爱萍、陈伯钧、向守志等50多位共和国将军,徐向前、李先念、许世友等300多位共和国将帅在这片红土地上浴血奋战,留下了深深的革命足迹。巴山巍巍埋忠骨,巴河滔滔颂英烈。大巴山,是座丰碑、是道脊梁,也是前进的路标!
大山必有大峡。地处宣汉县境内的巴山大峡谷有百里画廊之美誉,属喀斯特地貌,六大山脉托出十大主峰,山势奇峻,峰丛入云,绿树覆盖,胜景重重,长达300余里,磅礴壮美。循新辟的旅游通道进入桃溪谷,一路山环水绕,景色幽深。进入谷口,寒气袭来,湿润的空气让人神清气爽,宛如天然氧吧。我们沿着湿漉漉的栈道前行,两山夹壁,不见天日,激流飞瀑,雪浪震耳。对面数尺外的石壁,有如波浪起伏的褶皱,有如书卷错落的断层,无不令人惊叹。天下之坚者莫过于石,而岩石在这里却暴露出柔软脆弱的一面。壁立千载,水行万里,一个至刚,一个至柔,二者在此呈现出互为转换的痕迹。水在峡谷中奔流,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刚柔互用。桃溪谷是一部自然水山长卷,也是一部人生哲理长卷。
巴山高,多云雾,自然产茶。巴山南麓的万源市亦是古老的产茶区,种茶历史悠久,高山富硒茶声名远扬。在万源东南部的八台山下,我们看到了一个精致小巧的茶文化小镇,茶文化广场上刻录着大巴山区种茶史及茶业发展史。八台山自古就是盐茶古道上交接、补给、休歇、娱乐的重要驿站,也是大巴山富硒茶、药材、鸟兽等山货购销的重要集散地。随着交通要道的更改,八台山下的盐茶古道已没入荒草,只有小镇外的雕塑还重现着当年“背二哥”们爬坡上坎的场景。光阴流转,如今的八台山已成为风景名胜区,山下的扶贫安置点也因地制宜打造成茶文化小镇,成为大巴山下的一处新地标。
在准备离开的下午,我们去品尝巴山茶。看着两叶如雀喙、小芽如舌尖的茶叶,我问村民胡运海,这茶就是“巴山雀舌”吗?他说,巴山茶叶品种品牌有多种,我们喝的这种是他自主培育的品种,叫“巴山早”。
巴山早,巴山早!我细细品味这个名字,更觉意味深长。
〔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21年3月19日,有删改〕
●思考练习
1.这篇游记以作者的游踪为线索,请补充横线空白处。
游踪:万源保卫战战史陈列馆→ →
2.赏析文中的画线句。
我们沿着湿漉漉的栈道前行,两山夹壁,不见天日。激流飞瀑,雪浪震耳。(从感官的角度分析)
答:
3.文章以《巴山早》为题有什么妙处?
答:
(参考答案见下期中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