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美情更美

作者: 赵莉

左读范文

一个有月亮的渡口

◎贾平凹

在商州的山里,我跋涉了好多天,因为所谓的“事业”,还一直向深处走去。

一日,我走到丹江的一个渡口。一仄头,蓦地就看见黑黑的一片云幕上,月亮出现了:上弦的,清清白白。原来这月亮并不在天上,而实实在在是嵌在山上的。江面是想象不来的狭窄,在这三角形状的岸边,三面的山峰却是那样高,最陡最陡的南岸悬崖似乎是插着的一扇顶天立地的门板,就在那三分之二的地方,崖壁凹进一个穴窟,出奇地竟是白色,俨然一柄破云而出的弯月了。

这个渡口叫“月亮湾”。

我住了下来。

白日里,江面的水汽浮动着,水影投映在每所房子的石墙上,幻化出瞬息万变的银光。一到夜里,江水的潮气浸了石墙,房子的灯光却一道一道从窗口铺展到江心,像是醉汉在那里朦朦胧胧、蹒跚不已了。我在这里尽量将息着自己的疲惫。我后悔为什么要跑这么远的路程?我又是多么感激起这个渡口了,竟使我懂得了安逸!

在这个村子里,山坡最上的那一家,有一个漂亮的女子,专卖酒和烟的,但却不开旅社留客。她爹是一个瞎子,每天却比有眼睛的还精灵,可以从那仄仄的石阶路上走到江边舀水,到屋后坡上抱柴,卖酒的时候,又偏要端坐在酒柜台后,用全是白的眼睛盯着一个地方。那女子招呼着打酒,声音脆脆的,客人常就端了酒碗在她家一口一口地喝,邀她喝,她也唱,邀她打扑克,她也打,大声说笑,当客人们偷眼儿看她的时候,她会大着胆子用亮亮的眼睛对视,便使客人们再不敢有什么心思了。我曾和我的店主人说起她,她说这女子能掌握住人,是当将军的材料。

夜里,一群撑排人上了山,歇在了隔壁那家旅舍里。一进那旅社,就大声吵闹着喝酒;乘着酒兴,话说得又特别多,谈这次进山的奇遇,谈水路上的风险,有的就骂起来,说他们的腰疼,腿疼,这山上、水上的活计就不是人干的。末了,是醉了,又哭又笑,满嘴的粗话,接着是吐字不清的喃喃,渐渐响起了打雷一般的鼾声了。

我却没有睡着,想这些撑排人,在他们的经历中,一定是有着不可描述的艰辛:野兽的侵犯,山林的滚坡,江水的颠簸,还有那风吹雨淋,挨饥受饿……他们是劳力者,生命是在和自然的搏斗中运动。而我,为了所谓的“事业”,在无休无止的斗争中和噩梦般的生活漩涡里沉浮。我们都是十分疲倦的人,汇集在丹江的一个渡口上,凭着渡口的旅舍,让身心偷闲,凭着渡口旅舍的酒,消磨着这征途的时光,加速着如此漫长的人生。

第二天一早,他们又下到江里了。水雾中,各人揭开了柴排上的葛条系绳,跳了上去,一声叫喊,十个八个柴排连成一起向江下撑去。到了渡口下的转弯地方,河水翻着白浪,两岸礁石嶙嶙,柴排开始左冲右撞起来,他们手忙脚乱,叫喊着:向左!向右!柴排一会儿浮起老高,一会儿落得很低,叫喊声就轰轰地在峡谷里回响。看着那如此有力量去奋争、有力量去上路的柴排和撑排人,我突然理解了他们:他们或许不是英雄,却实实在在地不是一群无聊的酒鬼,在这条江上,风风雨雨使他们有了强硬的身骨,也同时有了一股雄壮的气魄,他们是一群生活的真正强者。那柴排的一路远去和叫喊声的沉沉传来,充满了多么生动的节奏和高雅的乐趣啊!而我顿时感到了自己内心的一种若有所失的空虚。

我呆呆地趴在窗口,月亮还在那里,一个清清白白的上弦。在商州的丹江,一个有月亮的渡口,一个年轻人真正懂得了渡口:它是人在艰难困苦的旅途上的一次短暂的停歇,但短暂的停歇是为了更快地进行新的远征。

(选自《贾平凹散文选》)

亮点借鉴

这篇选文,景物有特征,人物有性格,语言有情味,增强了我们对人生的理解。本文有以下亮点可供大家学习借鉴:

1.写景叙事相融合。本文结构清晰,作者首先写自己在商州山里跋涉多天,然后来到了丹江一个渡口,从大处着笔,写明了“月亮湾”和“商州”“丹江”之间的关系。此处景物描写非常细腻,让读者的脑海中清晰呈现出了“月亮湾”的形貌。接着按照时间顺序,描写丹江白天和黑夜的不同景象。“江水的潮气浸了石墙……像是醉汉在那里朦朦胧胧、蹒跚不已了”一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丹江的朦胧夜景。然后,作者讲述自己在月亮湾看到的人和事,详细描写了卖烟酒女子的勤劳、坦率和豁达以及撑排人的坚韧乐观,条理清晰。

2.抒写感受巧衔接。作者讲述了自己在渡口的见闻和感受,展现了渡口山民的淳朴乐观、勤劳坚韧的品质,点明了“渡口”的真正内涵,即“它是人在艰难困苦的旅途上的一次短暂的停歇,但短暂的停歇是为了更快地进行新的远征”。作者在叙事中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感受,如“我又是多么感激起这个渡口了”“我突然理解了他们”“顿时感到了自己内心的一种若有所失的空虚”等句子,巧妙地将写景、叙事与抒情结合起来,从而表达了自己对撑排人的敬佩,以及自己对他们产生误解的惭愧之情。

上一篇: 落叶中的春
下一篇: 游牛背梁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