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张学良将军公馆(2)
作者: 贾鑫彤站在建国路的西安事变纪念馆前,我有一种即将要穿越历史的感觉。远远地,就望见三座富有民国气息的建筑,在国槐和梧桐的掩映下显得古朴雅致。
进入大门,三栋砖木结构的小楼映入眼帘,它们被参天大树环抱着,阳光透过枝丫,留下斑驳的影子,驱逐了些许寒意。
走近了解,我不禁赞叹,看起来差别不大的三栋小楼,功能却各不相同。
西楼最著名,也最吸引人的目光。它是张学良将军办公和居住的地方,是历史上孕育着惊天之变的风暴之楼,也是西安事变酝酿、发生、和平谈判的重要场所。二楼的会议厅里摆放着当时谈判人物的蜡像,分别是张学良、杨虎城,国民党代表宋庆龄、宋子文,以及共产党代表周恩来。雪白的天花板上挂着一盏吊灯,浅色的窗帘透着阳光的暖意,精致的黑色沙发,地毯上摆放着四个木制的小型方桌。我耳边仿佛响起“我们应该联合抗日”的铿锵话语,仿佛看到了张学良将军坚定的神色。
从西楼上下来,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栋小楼几乎全景还原了西安事变时期的场景,那些课本上的历史知识仿佛一下子从文字变成了真实可感的细节,令人震撼。中楼据说是副官和秘书办公和居住的地方,现在正在办展览,参观的人可真不少。
我来到东楼,这里是中共代表周恩来、叶剑英、李克农等人曾经居住的地方。走到周恩来总理曾经的住处前,我静静地凝望着屋内的方桌、门口的洗脸架,想象着周总理当时在这里工作的情形,不禁为之动容。
我的最后一站是“历史的转折”展览馆,场馆里介绍了西安事变发生的全过程,展出了很多实物,如张学良送给部下的怀表,杨虎城用过的手提包、佩刀等,这些都是真实的历史。看着栩栩如生的张学良将军的雕像,听着广播里的讲解,我脑海中不禁浮现出他转身坐进汽车,绝尘而去的情形……
走出大门,我又回到了现实。我回头望了一眼整座公馆,三栋小楼静静地矗立着,像是在守望,守望那段不能被忘却的历史。
只有铭记历史,才能更好地奋勇前行!
●点评
这篇参观记主要围绕张学良将军公馆的主体建筑,即三栋小楼的内部布局陈设来进行介绍,由远及近,线索清晰。小作者从三栋楼的不同之处来写,抓住了三栋建筑各自的特征,通过场馆中的陈设、布置及人物塑像等细节刻画还原历史情境,将自己的感受和联想融入其中,用语贴切,抒情自然。除此之外,小作者也特别注意结构上的首尾呼应,引人深思,较好地收束了全文。
【陕西西安市第二十六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