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情怀
作者: 刘慧慧
考点解读
在有关“家国情怀”的文章中,作者常常会通过讲述人物故事或阐明观点等形式,来表达对“家国”一词的深刻理解。此类文章大多以议论文、故事、新闻为主,这就需要同学们具备提炼文章观点、分析人物形象、感悟主题思想的能力。中考常见的考点有:1.概括归纳信息;2.分析句子的作用;3.把握文章主旨。
体育精神激发家国情怀
熠熠星光闪耀香江。12月3日至5日,内地奥运健儿访港代表团与香港各界广泛交流和深入互动,叫座又叫好,“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言,进一步激发起香港民众的家国情怀,为正处于由治及兴关键时期的香港注入强大正能量。
短短三天,29名在东京奥运会上取得佳绩的内地运动员和3名教练员密集进行表演、汇演、报告会、媒体见面会等多种活动,深入社区、校园与青少年互动,向香港市民展示竞技绝活、诠释奥运精神,受到社会各界热烈欢迎,上至老者下至孩童,无不被健儿的风采所折服和感动。
这不只是因为体育所独有的魅力,更是香港同胞家国情怀和民族情感的生动体现。当年逾七旬的香港老人眼含热泪感叹“作为中国人好骄傲”,当举重运动员吕小军号召“少年们奋斗吧,为祖国奋斗”,当香港小学生大声说出“很开心能做中国人”,香港与祖国血脉相融的情怀已深深植入人心。
2021年东京奥运会上曾出现这样一幕:在乒乓球女子团体项目的颁奖仪式上,紫荆花区旗伴随五星红旗一同升起,内地和香港奥运健儿一起取得优异成绩,共同展示了自信、自强的中国风采,让香港民众感受到身为中国人的自豪。竞技场上的胜利和突破,蕴含着香港与祖国日益牢固的情感纽带与精神联结,光荣属于所有中华儿女。
此次访问成行相当不易,内地奥运健儿如约来港,以实际行动体现中央对香港的支持。这次活动具有特殊意义——以“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言,激励香港在中央的关怀和支持下,谋划并实现更好、更平衡和更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进一步将自身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之中。
过去一段时间,香港“一国两制”实践经历了严峻挑战,在香港国安法和新选举制度顺利落地并实施后,香港面貌与风气为之一变,人心思安思定,发展成为最紧迫的任务。如何破解经济社会深层次矛盾,准确把握“十四五”发展机遇,切实增强广大民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是香港前途命运所系的重要问题,需要各界凝心聚力共同努力。
毫无疑问,奥运健儿们艰苦拼搏、攻坚克难、永不言败的精神气质,对香港有着重要借鉴意义。如今,“十四五”规划进一步明确了香港的定位和角色,为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提供了对接路径。背靠祖国的巨大优势,香港尤需奋发进取,踏准时代节拍,发挥自身特长,以崭新的面貌和姿态迎接挑战。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包括750万香港同胞的香港梦。和体育赛场一样,作为祖国大家庭的一分子,香港也要锚定位置,在成就自我的同时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贡献应有力量。我们相信,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香港定能奋发拼搏、突破自我,绘就“一国两制”实践更加精彩的崭新篇章。
(选自“新华社新媒体”2021年12月6日,有删改)
●思考练习
1.请用一句话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答:
2.简要分析这篇文章的论证思路。
答:
3.根据文章,谈谈你对“家国情怀”的认识。
答:
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家国情怀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在中国人的精神谱系里,国家与家庭、社会与个人,都是密不可分的整体。
没有国家繁荣发展,就没有家庭幸福美满。同样,没有千千万万家庭幸福美满,就没有国家繁荣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家国情怀,这既是对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重要精神力量的深刻揭示,也是对中华儿女奋进新时代、展现新作为的极大鼓舞。
史书万卷,字里行间皆可见“家国”。无论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文理想,还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大任担当;无论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忠诚执着,还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豪迈誓言……家国情怀早已沉淀为中华儿女的内在品格,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历经磨难而不衰、饱尝艰辛而不屈;近代以来,实现民族复兴之所以成为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根植于民族文化血脉深处的家国情怀居功至伟。
亿万中华儿女始终秉承家国情怀,把个体价值、家庭价值的实现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将自己的人生融入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洪流。进入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更加激励着亿万中华儿女把家国情怀转化为奋斗激情。正是无数人、无数家庭的奋斗与奉献,推动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延伸。一方面,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不是抽象的,最终要体现在千千万万个家庭都幸福美满上,体现在亿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上。另一方面,国家好,民族好,家庭才能好。只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每一个家庭的梦想才有最坚实的依靠。今天,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家国情怀,就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提倡爱家爱国相统一,让每个人、每个家庭都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作出贡献。
在家尽孝、为国尽忠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体现了家国情怀“爱家”与“爱国”的一体性。“夫孝,德之本也。”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提倡孝老爱亲,倡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要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提倡尊敬老人、关爱老人、赡养老人,大力发展老龄事业,让所有老年人都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
“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此时此刻,抚今追昔,我们更能感受“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把爱家和爱国统一起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我们就能用4亿多家庭、近14亿人民的智慧和热情,汇聚起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选自《人民日报》2019年2月5日,有删改)
●思考练习
1.文中提到“家国情怀早已沉淀为中华儿女的内在品格,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请简要分析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答:
2.根据文章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简要说明理由。
“家国情怀只是古代社会的产物,与现代社会关系不大。”
答:
3.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在家尽孝、为国尽忠”这一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理解。
答:
(参考答案见下期中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