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评论

作者: 王宏亮

左读范文

三观岂能跟着五官走

◎牛梦笛

在娱乐产业化的时代,偶像诞生就像是资本运作逻辑下一件商品的问世。为了推销这件商品,“颜值即正义”的畸形价值观正在悄然流行。在这种不良社会思潮影响下,部分人的三观跟着五官走,认为长得帅或美可以代表一切。只要颜值够高,即使犯了错也有人同情。粉丝对偶像这种“无脑式”的追捧行为,形成一波又一波的舆论热点,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讨论。

近年来,偶像产业成了资本眼中的香饽饽。在“偶像养成”模式下,经纪公司与各大网络视听平台以打造偶像团体为目标,将年轻、貌美、帅气的男孩女孩们送上综艺选秀节目、文艺晚会等曝光度高的平台,获取高关注度和粉丝量,从而实现流量变现。在这个过程中,偶像养成类选秀节目迅猛崛起。这些节目重点聚焦选手的成长过程,追求“让粉丝看着自己所喜爱的偶像慢慢长大”的效果。为了让自己喜欢的选手脱颖而出,一场场喧闹狂躁的投票大战在粉丝之间拉开帷幕,让节目制作方、广告商赚得盆满钵满。尝到甜头之后,艺人经纪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很多老牌公司也转变业务方向,纷纷将目光放在偶像市场的发展上。这些公司的实力良莠不齐,大公司选拔有潜力的年轻人,并依靠自身资源对其进行培养和包装;而中小型公司更像是以手中的艺人为赌注,在偶像市场进行一场赌博。

从2018年到2021年间,选秀类综艺节目一共打造了7组偶像团体。这些选秀节目对高颜值的追逐倾向十分明显,一些导师在评价选手时秉持“颜值即正义”的理念。有导师甚至在节目中直接对选手说:“你长得好看就够了,不需要会别的。”很多观众给选手投票时,也不关注选手的专业能力和文化水平。有的选手根本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唱歌跑调,跳舞跟不上节奏,业务能力惨不忍睹,更别提文化修养和精神涵养了。但这些选手却能凭借高颜值过五关斩六将,在激烈的竞争中“躺赢”。

为了维持公众的高关注度和高讨论度,并将其转换为高流量数据变现,经纪公司、平台和艺人挖空心思立人设,想尽办法做数据,费尽心机争取各种影视剧、综艺节目的露脸机会,刷存在感。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发现“饭圈”蕴藏着巨大潜力,于是使用各种方法诱导年轻粉丝群体投票打榜,将其培养成天然的流量制造群体。于是,一次次围绕“颜值即正义”的营销就此展开,一场场为了“颜值”奋不顾身的“饭圈”行为让人瞠目结舌。

从某种角度来看,偶像是粉丝自己梦想的投射,其承载的是粉丝对美好事物的想象和向往。然而,一些在偶像工业体系中打造出来的“爱豆”是空有其表的花架子。这些人大多数尚未成年就离开学校,进入经纪公司当练习生。他们将时间更多地花在了表情管理的训练、讨好粉丝的话术、应对采访的技巧上。有的年少成名,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没有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而是在名利场浸泡,被粉丝们追捧。于是,一部分人开始膨胀,对自我的认知和人生的定位逐渐发生偏移,甚至做出了触犯国家法律的行为。可见,一个偶像的打造,应该将重点放在教育而不是包装上,应对其文化水平、专业能力、道德修养等方面都有专业且全面的规划。真正的优质偶像未必有无懈可击的容颜、潇洒婀娜的体态,却一定要具有善良、谦逊、敬业等优良品质,时刻以“用精品力作回馈粉丝期待”来严格要求自己。

三观岂能跟着五官走?“颜值即正义”的背后,反映了不良倾向下价值理念的跑偏。我们应坚决抵制这种肤浅媚俗之风,少谈一点颜值,多谈一点文化;少做一些伪流量,多传播一些正能量。

(选自《光明日报》2021年8月6日)

亮点借鉴

新闻评论是社会各界对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所发表的言论的总称,它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好的新闻评论敢言善言,由点及面,由浅入深,对人的价值观起着正向的引导作用。在新闻评论中充分考虑受众的观感,可以更好地发挥评论的作用。

1.切入巧妙,彰显时代大主题。选文从社会热点话题着眼,即偶像打造存在恶意营销现象,包装的偶像名不副实,一些所谓“偶像”不注重自身形象,给社会带来不良导向。面对这种社会现象,我们要正确认识,及时指出弊端,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者从读者能够切实观察到的事与理入手,以巧妙的切入点彰显主旨。

2.文风亲和,注重阅读舒适感。本文语言简练通俗,贴合大众,“无脑式”“爱豆”“躺赢”“饭圈”等新媒体时代网络热词的使用,拉进了新闻评论与受众的距离,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继而通过大量的事实论据和理性分析,准确有力地挖掘出现象背后的本质,呼吁偶像打造应该在文化水平、专业能力、道德修养等方面用力,而不是“长得好看就够了”,引发读者的深思。

3.节奏有致,符合认知逻辑性。本文的论证节奏适当,条理清晰地从“造星”“选秀”“追星”三个层面探讨如何看待“颜值即正义”的问题,呼吁社会要多传递正能量,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和文明的理念。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