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内心的美丽

作者: 林沐晴

坚守内心的美丽0

作文评说

“天上浮云如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古人云,沧海桑田,世事变幻,唯有懂得随机变通、识时务者方为俊杰。我却不禁思索,我们内心还在坚守什么吗?(运用古诗,开头设疑,引发思考,也自然地引出下文。)

———坚守善良

“不用再等了!就20块钱,人家可能都不记得了,不会回来找的!”路边的小贩满脸困惑,对着一个固执的小女孩劝说道,“天黑了,你捡到了就自己留着吧。”然而,小女孩坚定地摇了摇头,她的脸庞在寒风的侵袭下略显苍白,这使得她的眼睛显得愈发乌黑深邃,仿佛能透过夜色看到远方的失主。(这部分对小女孩的正面描写,突出了她善良、执着的品质)“唉,真是个傻孩子!”小贩摇着头离开了。夜幕低垂,昏黄的路灯悄然亮起,洒下一片柔和的光,照亮了这个孤独的街角。此刻,小女孩瘦小的身躯竟在灯光的映照下,被裁剪成一个高大的身影。(侧面描写,通过小贩的语言来衬托小女孩的坚守,运用环境描写来烘托小女孩的善良。)

望着小女孩孤单却坚定的身影,我的心里泛起涟漪。。我明白了,她在坚守,坚守内心那明亮如灯火的善良品质。(“我”从小女孩身上获得启发,运用反复的手法写“坚守”,用议论句点题。)

————坚守责任

“不要再进去啦!太危险了!”望着眼前的熊熊烈火,围观的大爷喊道。“不行!只要还有人,就一定要救出来!”年轻的消防员斩钉截铁的声音容不得半点质疑。浓烟笼罩了整条街道,狂暴的火舌肆意地舔舐着大楼的每个角落,墙体崩裂的“噼啪”声不绝于耳。消防员一脚踹开早已被火炙烤得焦黑的大门,顿时火光四起,烟雾缭绕,恍若恶魔的吐息。(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对火势进行描写,衬托出消防员的勇敢)消防员的脸颊被烟火熏烤成暗红色。他紧握着沉重的水管,眼睛死死地盯着火窟。一个深呼吸,他逆行而上,俯身冲入了火海,橘黄色的消防服瞬间与火焰融为一体……

“一定要救出来!”听着消防员那笃定的声音,我的眼睛顿时感到一股酸涩。

我明白了,他在坚守,坚守内心那重如泰山的责任。(消防员的付出与坚守令“我”感动,结尾的议论句照应主题。)

———坚守母爱

“这么晚了,客厅的灯怎么还亮着?”我回到家中,心中满是疑惑。这时,我看到母亲斜倚在沙发上,已经睡着了。她发出的轻微鼾声,如同一支温柔的夜曲。母亲满头青丝里长出的几根白发,如根根银针般深深地刺进我的心里。桌子上的一碗鸡汤已经放凉,无声地述说着母亲的辛劳与等待。“妈,回房间睡吧,天气冷了。”母亲闻声惊醒,一跃而起:“你回来啦……哎呀,这汤都凉透了,我再去热一下!”她端起鸡汤快步往厨房走去,一串脚步声回荡在似水的夜里。

看着母亲瘦小的背影在厨房里忙碌,我的眼睛湿润了。我明白了,她在坚守,坚守内心那温暖如火的母爱。(结尾的议论句与前两个件事相互照应,条理清晰。)

孔子周游列国,坚守的是内心的信仰;陶渊明采菊东篱,坚守的是内心的淡泊……古往今来,那些仁人志士历经人世间的暗夜,却依然坚守着内心的精神坐标,永不言弃。这矢志不渝的坚守,在纷繁的世间绽放出了绚丽的花朵,馥郁芬芳!(由眼前之事引申到历代仁人志士,升华了作文的主旨。)

哦,我终于明白了!纵然世事变幻,人间纷扰,我们都要坚守内心的美丽。(照应作文标题,回扣主题,使结构完整。)

【广东佛山市南海外国语学校,指导老师:林莞明】

作者自评

生活中总有一些美好的事物值得记录。文中的小女孩、消防员、我的母亲,他们坚守了内心的美丽,点亮了我的生活。其实,古往今来的仁人志士又何尝不是在坚守他们内心的美丽呢?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美好的坚守,才有了这个美好的世界。

同窗互评

苏研同学:本文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值得我们学习。首先是比喻的运用,把小女孩的善良比作灯火,把火光比作恶魔的吐息,把母亲的鼾声比作温柔的夜曲……这些比喻生动传神,栩栩如生。其次是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连续三次“他(她)在坚守,坚守内心那……”深情地抒发了小作者对他们的敬佩与赞美。

教师总评

本文结构完整,逻辑清楚,为同学们做了一个优秀的示范。1.小标题的运用独具匠心,紧扣习作主题“坚守内心的美丽”。2.三位主人公虽然是不同的角色,但所做的事情都深深烙上了“坚守”的痕迹,每一部分的结尾都用相互照应的议论句进行总结,点明了主题,看似形散,实则神聚。3.习作开头设置疑问,结尾回答疑问,一问一答之间点明了作文的主旨,首尾圆通,文脉贯通。4.人物塑造令人印象深刻。小作者不仅通过大量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等方法对人物进行正面描写,还通过景物描写和次要人物描写来烘托人物形象,从多个角度突出主人公的美好品质。

上一篇: 《城南旧事》导读
下一篇: 怀念母亲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