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真挚

作者: 肖孝平

情感真挚0

作文升格

文题呈现

我们每天都生活在家人身边,和家人朝夕相处。请根据你平时的观察和感受,以《我的___________》为题,写你的一位家人。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2)不要套作,不得抄袭;(3)不少于5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写作提示

这是一篇写人的作文。描写熟悉的亲人,你可能会想到他们对你的关爱,比如妈妈给你盖被子,爸爸送你上医院,爷爷到学校为你送雨伞,等等;你还可以通过“采访”亲人,了解他们的生活经历,提炼他们的典型性格。比如,你的妈妈帮助邻居老奶奶洗头发,你的爸爸为素不相识的人修车。这些小事体现出的是一种大爱,于你,更是一种财富。这样的选材范围更广,立意更高。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作文要有真情实感,我们可以在叙事、描写中融入感情,可以通过环境衬托抒发感情,也可以直接抒情。

初作亮相

我的妈妈

我的妈妈出生于河南的一个农村,作为家中的幼女,上头还有两个哥哥和一个姐姐。一家人日子过得虽不富裕但却幸福美满。

然而,妈妈在五岁那年痛失了父亲,当时的小女孩并不清楚,逝去父爱的沉甸甸的分量……她唯一记得的,就是五岁生日的一个煮鸡蛋,父亲煮的。①

外婆背起了家中的重担,将兄妹四人拉扯大,供他们读书,这其中的辛酸,是难以想象的。妈妈尤为争气,学习成绩一直很优异。每逢不上课时,鸡刚打鸣,她一掀被褥就往外奔去,几里的山路,踩着一路星光,只为那缩在墙角里的小小书亭。等天全明了,又得跑回来,捯饬那比自己还高上几尺的厨灶。

妈妈爱读书的习惯一直保持到了现在。一本书,一壶茶,便可消磨一个下午。对于我买课外书,妈妈也是十分支持的。偶尔,妈妈会组织家庭会议,分享我们觉得好的书。

妈妈在学习路上一帆风顺,考入了河南大学。这在当时,足以轰动全村。可是外婆却愁了脸,砸锅卖铁来的钱离学费还差得远呢。妈妈不想读书了,却遭到哥哥姐姐的坚决反对。哥哥姐姐将自己近几年存的积蓄全部都供了出来,终于将学费凑齐了。我不知妈妈当时是什么心情,只听她说,上学路上,眼睛肿得连前面的路都看不清,那是她自外公离世后第一次哭。②

妈妈做家庭主妇的这几年,将瑜伽、烹饪等学得无一不精。同时,妈妈也时常行善,常常陪楼下的奶奶做饭,陪她聊天。一次下楼,我看到妈妈在给楼下的老奶奶洗头。我感到了妈妈的伟大。③

有幸的是,我用我前世的期盼,准确呼应了你的灵魂,沾染了你生命的璀璨,然后彼此一同闪耀在宇宙里。④

①开头两段有情感上的跌宕,但抒情的方式主要是叙述,缺乏动人的细节描写,不能给人以情感上的冲击。存在语病。

②这两段叙述偏口语化,应在细微之处斟酌词句,以更好地表达情感。

③本段与前文缺少过渡,文中缺少细节描写,不能很好地展现人物性格。

④结尾议论抒情,升华主题,但与前文风格不一致,且表意不明,有拔高之嫌。

修改建议

本文先交代了妈妈的出身和外公早逝的背景;接着通过描写外婆的艰辛体现家庭的困境,以及在这样的条件下妈妈依旧爱读书,成绩好;然后写妈妈考上大学,哥哥姐姐全力支持;最后写妈妈对楼下老奶奶的帮助;结尾议论抒情,抒发了“我”对妈妈的赞美之情。文中的妈妈能吃苦、爱学习、懂感恩、常行善,对人物形象的描述较清晰,情感质朴。

但本文在“感动人心”这一点上稍有不足,缺乏生动的描写。建议在升格时强化细节描写和情感的抒发,运用多种方式抒情,在文中设置动人的场景或细节,将读者带入情境。

升格展示

我的妈妈

朱子萱

夜深了,妈妈手中攥着一个煮鸡蛋。她的手已被烫红,但妈妈却浑然不觉,眼睛遥望着远方……

我的妈妈出生于河南的一个小村庄,她是家里最小的孩子,有两个哥哥和一个姐姐。五岁那年,妈妈痛失了她的父亲。外婆独自一人将他们兄妹四人拉扯大,供他们读书,其中的辛酸是难以想象的。

妈妈从小就是外婆的好帮手。六岁就会做饭、喂猪,十岁就能下田劳动。到了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每逢周末或者放假,早晨鸡还未打鸣,妈妈一掀被子就出门了,走几里的山路,踩着一路星光,只为那个缩在墙角里的小书亭。妈妈蹲在地上读一会儿书,等天全明了,她再赶紧跑回来,开始捯饬那个比自己还高的厨灶。

妈妈爱读书的习惯一直保持到了现在。一本书,一壶茶,可以让她消磨一个下午。妈妈还经常把自己的读书体会分享给我。

妈妈在学习路上一帆风顺,考入了河南大学。这个消息在当时轰动了全村。可是外婆却愁了脸,家里所有的积蓄加起来,离学费还差得远呢。妈妈说她不想读书了,却遭到了哥哥姐姐们的坚决反对。全家人大力支持,终于将学费凑齐了。我不知道妈妈当时是什么心情,只听她说,上学路上,她哭肿的眼睛连前面的路都看不清。

后来,妈妈成家了。妈妈的哥哥姐姐想合伙开一家餐馆,可是手中的钱不够。妈妈知道后,毫不犹豫地拿出了自己几年的积蓄。餐馆终于开张了,而妈妈顶着资金紧张的压力,一年多才缓过来。

我家楼下的车库旁边住着捡废品的李奶奶。李奶奶孤身一人,妈妈常常去帮她做饭,陪她说话。我有一次下楼,恰巧遇上了她们——一张破旧的毯子,斑驳得已辨不出本来的颜色。妈妈半跪着坐在上面,慢慢地撩起李奶奶湿嗒嗒的头发,轻轻地梳理着打结处。我看见了李奶奶唇角微微的翕动和眼中闪烁的泪花。阳光从头顶倾泻下来,我的眼睛模糊了。

每年我和爸爸过生日,妈妈都要精心准备一番,可她对自己的生日却从不上心。今天,在爸爸的坚持下,妈妈终于给自己过生日了。妈妈说,小时候每年过生日,外公就用小火给她煮一个鸡蛋。小时候,她常常掰着指头算啊算,期待着那个很暖、很暖的鸡蛋。

夜深了,妈妈手中攥着一个煮鸡蛋。她的手已被烫红,但妈妈却浑然不觉。鸡蛋在妈妈手里渐渐冷却,她的眼睛里闪着泪花……

【广东东莞虎门外语学校】

升格点评

升格后的作文,用妈妈攥着一个煮鸡蛋来开头、结尾,强化了妈妈对她的父亲的思念,表达了妈妈童年的辛酸,以及小作者对妈妈的心疼和理解,让读者感受到了生命的美好和岁月流逝的淡淡忧伤。文中写妈妈“六岁就会做饭、喂猪,十岁就能下田劳动”,表现妈妈早早就分担了外婆的辛劳;写妈妈为了让“哥哥姐姐”的餐馆顺利开张,“毫不犹豫地拿出了自己几年的积蓄”,表现了妈妈的感恩之心;写妈妈“半跪着”坐在毯子上给李奶奶梳头,辅之环境衬托,表现了妈妈善良的品格,抒发了小作者的感动和自豪之情。

升格文改变了开头和结尾,使结构严谨,新颖别致。文中运用多种抒情方法,既有叙述描写时的抒情,又有环境烘托下的抒情,使读者感受到强烈的情感冲击。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