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小事

作者: 鲁迅

左读范文

我从乡下跑到京城里,一转眼已经六年了。其间耳闻目睹的所谓国家大事,算起来也很不少;但在我心里,都不留什么痕迹,倘要我寻出这些事的影响来说,便只是增长了我的坏脾气——老实说,便是教我一天比一天的看不起人。

但有一件小事,却于我有意义,将我从坏脾气里拖开,使我至今忘记不得。

这是民国六年的冬天,大北风刮得正猛,我因为生计关系,不得不一早在路上走。一路几乎遇不见人,好容易才雇定了一辆人力车,教他拉到S门去。不一会儿,北风小了,路上浮尘早已刮净,剩下一条洁白的大道来,车夫也跑得更快。刚近S门,忽而车把上带着一个人,慢慢地倒了。

跌倒的是一个女人,花白头发,衣服都很破烂。伊从马路边上突然向车前横截过来;车夫已经让开道,但伊的破棉背心没有上扣,微风吹着,向外展开,所以终于兜着车把。幸而车夫早有点停步,否则伊定要栽一个大筋斗,跌到头破血出了。

伊伏在地上,车夫便也立住脚。我料定这老女人并没有伤,又没有别人看见,便很怪她多事,要自己惹出是非,也误了我的路。

我便对她说:“没有什么的。走你的罢!”

车夫毫不理会——或者并没有听到——却放下车子,扶那老女人慢慢起来,搀着臂膊立定,问伊说:

“你怎么啦?”

“我摔坏了。”

我想,我眼见你慢慢倒地,怎么会摔坏呢,装腔作势罢了,这真可憎恶。车夫多事,也正是自讨苦吃,现在你自己想法去。

车夫听了这老女人的话,却毫不踌躇,仍然搀着伊的臂膊,便一步一步地向前走。我有些诧异,忙看前面,是一所巡警分驻所,大风之后,外面也不见人。这车夫扶着那老女人,便正是向那大门走去。

我这时突然感到一种异样的感觉,觉得他满身灰尘的后影刹时高大了,而且愈走愈大,须仰视才见。而且他对于我,渐渐的又几乎变成一种威压,甚而至于要榨出皮袍下面藏着的“小”来。

我的活力这时大约有些凝滞了,坐着没有动,也没有想,直到看见分驻所里走出一个巡警,才下了车。

巡警走近我说:“你自己雇车罢,他不能拉你了。”

我没有思索地从外套袋里抓出一大把铜元,交给巡警,说:“请你给他……”

风全住了,路上还很静。我走着,一面想,几乎怕敢想到我自己。以前的事姑且搁起,这一大把铜元又是什么意思?奖他么?我还能裁判车夫么?我不能回答自己。

这事到了现在,还是时时记起。我因此也时时熬了苦痛,努力的要想到我自己。几年来的文治武力,在我早如幼小时候所读过的“子曰诗云”一般,背不上半句了。独有这一件小事,却总是浮在我眼前,有时反更分明,教我惭愧,催我自新,并且增长我的勇气和希望。

亮点借鉴

本文的特点是篇幅短小精悍,内容警策深邃。全文仅一千字左右,描写的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将车夫的负责任和“我”的自私进行对比,凸显了车夫的高尚精神。这种对比的妙处在于以间接而含蓄的笔墨突出劳动者朴实无华的品质。在表现形式上,本篇好似一幅速写画,线条简洁,情节真实可感,意味深长。在写法上,有以下3点值得同学们学习借鉴:

1.文章叙事简洁,深刻剖析了人物的心理。文章的情节并没有什么波澜起伏,看起来甚至有点平淡无奇:拉车的车夫为了搀扶和帮助一位被他无意中带倒、自称“摔坏了”的女人,而不听雇主的催促,并放弃了生意,最后“我”深受感动,托警察将车费交与车夫。在平淡的情节中,体现了车夫无私、朴实的品质,让自私的“我”感到了深深的惭愧。

2.语言朴实无华,表达了作者深刻的情感。全文语言并不华丽,叙述始终是淡淡的语气,甚至有点儿轻描淡写的感觉,但是这并不影响作者感情的抒发。如:“我这时突然感到一种异样的感觉,觉得他满身灰尘的后影刹时高大了,而且愈走愈大,须仰视才见。而且他对于我,渐渐的又几乎变成一种威压,甚而至于要榨出皮袍下面藏着的‘小’来。”看似平凡的几笔,却直接抒发了“我”对车夫的敬佩之情。

3.恰当的环境描写,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故事发生在“大风刮的正猛的时候”,结束在“风全住了,路上还很静”,环境描写和故事的发展过程相照应,起到了渲染烘托的作用。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