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非遗之花竞相绽放

作者: 侯钦雅

妈妈是从事文化工作的,耳濡目染下,我对非遗文化也异常关注。

闲暇时光,我喜欢跟着妈妈去采风。我的家乡处于城乡结合部,山下白垩土资源丰富。这种土非常适合制作陶器,妈妈说用这种土制成的陶器叫炻陶,是省级非遗项目。我还喜欢跟着妈妈去参加“送戏下乡”活动,其中有一种表演形式非常吸引人,即一人左手持板,右手执鼓棒,自敲自击自唱。妈妈告诉我那叫“鼓儿词”,又叫鲁南小鼓,是我们这儿独有的一种表演形式,只可惜,现在没人听了,自然也就没人唱了。

爸爸的故乡在一个小山村,崎岖的山路通向村庄,路旁放置着各种石碾、石臼,村里还有石敢当、“石婆婆”之类的器物。爸爸说,爷爷以前是村里有名的石匠,无论是刻碑还是雕琢龙凤浮雕,都远近闻名。如今会这门手艺的人不多了,而大伯继承了这门技艺。虽然现在机器作业代替了一部分的手工作业,但精致度却不如手工。大伯曾送给我一个礼物,一只可爱的小猴子骑在一匹马上,寓意着马上封侯,我总是爱不释手。

农村的家什不少,像大伯家里就有背东西的槎头、放水饺的锅拍、防雨的蓑衣,这些都是在城里很难见到的物件。妈妈说这些东西被我们当地政府纳入了非遗项目。此外,大娘还是韭菜花、酱豆子制作的传承人。中午,好吃的饭菜摆满了桌子,我最爱吃大娘炸的丸子,还有黄瓜蘸酱。妈妈说这蘸酱是祖上传下来的技艺,本地也只有大娘会了。吃一口,咸咸的、甜甜的、香香的,那是浓郁的味,家乡的味。

学校里也开设了乡土课程。每次,我都把我知道的东西在课堂上“显摆”,我也把妈妈说的有关本地的习俗讲给同学们听,同学们称我为“土专家”,就连老师都对我竖起大拇指。能为大家介绍这些“稀奇古怪”的东西,我真是既骄傲又开心。老师知道我的妈妈从事文化工作,便主动与她联系,希望开展“本地非遗进校园”的活动,让大家开开眼界。于是学校专门举行了一场非遗展演,我和几位同学作为市级非遗八极拳的传承人,也一起参加了活动。

妈妈说,非遗是生活,也是艺术,存在于各个领域,要了解非遗,并把非遗文化传承下去。我觉得非遗就像散落在世间的花朵,大家都应该播种、耕耘,让其竞相绽放。

【山东枣庄市市中区齐村镇渴口中学八年级】

●点评

作文立足自身实际,从父母的身上感知非遗文化,认识非遗产品;以实例为基础,以生活为出发点,讲述自己对非遗的认识和感受,并立志投身于非遗的保护中。全文语言生动活泼,字里行间将自己对非遗文化的喜爱及传承的决心娓娓道来,耐人寻味,有感染力。

(指导老师:侯铭)

上一篇: 和妈妈一起直播带货
下一篇: 老灶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