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蔷薇

作者: 祁云枝

岩蔷薇0

植物世界是平静而温顺的,仿佛所有植物,都会默然顺从、逆来顺受。但一种名叫岩蔷薇的植物,却用“自燃”这种极端的方式,阐明在世界上,植物与命运的抗争其实非常惨烈。

岩蔷薇,是生长在岩石上的蔷薇。岩蔷薇名字里虽有“蔷薇”二字,花朵形状也和单瓣蔷薇很像,却和大家常见的蔷薇没有一点血缘关系,它是半日花科的植物。

初夏时节,深绿、油亮的叶片顶着五颜六色的花朵,蔷薇花开始铺在裸露的沙砾或岩石上,红的如霞,白的若云,黄的似锦……五枚圆形的花瓣,按顺时针方向依次叠压,然后在花心部位沉淀出深色的晕纹。微皱的花瓣轻薄如纱,不摇香已乱,无风花自飞。

很难想象,这柔美的岩蔷薇,竟拥有着如火般刚烈的性子,它会自燃,而且是故意的!

生长在摩洛哥、西班牙中部山区岩石上的岩蔷薇,生存环境无疑是恶劣的,在与炎热斗、与贫瘠斗、与同伴斗、与狂风雷电斗的峥嵘岁月里,岩蔷薇练就了自燃的本领——把自己和周围的植物一并烧成灰烬,为下一代赢得宝贵的生存空间。

从种子钻出地面开始,岩蔷薇的叶片里,会持续分泌一种类似于香脂香气的挥发性精油。当岩蔷薇觉得自己的种子快成熟时,她会将枝叶里挥发性精油的储量增加到几近饱和。一旦遇上干燥的晴天,外界气温超过32℃时,在“导火索”骄阳的照耀下,岩蔷薇就会把自己燃烧成一把壮烈的火炬!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更何况是高温下刻意燃烧的火炬!

在这场蓄意的“纵火案”中,牺牲的不仅仅是岩蔷薇妈妈,生长在她周围的植物都无一幸免。因为,自私而无畏的岩蔷薇妈妈知道,岩石上的生存空间寸土寸金,谁能占领空间,谁就能获得生存。因此,在给自己的孩子穿上“防火服”(种子壳外的隔热层)后,岩蔷薇妈妈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自杀式燃烧,这需要多大的勇气!这自私而无畏的母亲,用自己的生命为孩子换来生存空间后,还不忘化作草木灰,滋养后代。从这个意义看,母亲真是太伟大了!

正应了罗曼·罗兰的那句话: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

在母爱的滋养中,小小的岩蔷薇种子在来年会率先破壳、发芽、展叶、开花,等轮到自己做妈妈,孩子“长大成人”快要离开自己时,这一代的岩蔷薇也会“重蹈覆辙”,像上一代母亲那样,在骄阳下让自己与周围的竞争者同归于尽,用身体燃成的大火,为孩子圈出充足的生长领地,如此代代相传……

在自然界,不止岩蔷薇敢于和命运抗争。南美洲大森林里的“看林人”杜鹃树、生长在西班牙的自焚树以及我国新疆天山地区的白鲜等,都拥有自燃的无畏本领。

树木的自燃,对森林来说,也不全是坏事。自燃,不仅可以控制森林幼树生长的数量和速度,而且能淘汰一些病树、枯枝,为森林中各种树木的快速成材提供适合的空间。

美国黄石国家公园里的森林,在自然状态下,每隔5-20年就会自燃起火一次,但是该公园在得到人工保护后,80年间未发生过火灾。然而,这看似一团和气的背后,却导致了此地森林生长过缓、新生林减少的困局。1988年的那场大火,不仅没有毁灭黄石国家公园,反而让公园的森林充满了勃勃生机。

可见,草木的自燃,不是我们表面上看到的自我毁灭,而是一种更有意义的重生。

(选自《我的植物朋友》,有删改)

●读与悟

作者以诗意的语言,向读者介绍了岩蔷薇自燃的整个过程,让读者知道了岩蔷薇以自燃来抗争自然、延续后代的独特生存技能。岩蔷薇用自己的生命为后代换取生存空间,让物种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下得以延续,而这一切的背后,岩蔷薇妈妈却要承受巨大的疼痛乃至毁灭。这正是自私而无畏的“母爱”智慧的写照。

●读与写

本文虽是一篇说明文,但语言优美,描写细致,有一种散文的美感。作者赋予岩蔷薇以人性的光芒,让读者如临其境、如睹其物,在美的享受中获得了丰富的植物知识,感悟到了母爱的伟大。

上一篇: 植物不失眠
下一篇: 我的生活少不了它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