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味经典,传承文化”演讲稿
作者: 张欣蕊习作展示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十分荣幸能够作为宣传大使参加此次“回味经典,传承文化”诗词月活动。下面,我想和大家聊一聊经典诗词。
或许有人要问:“现在都用白话文,我们为什么还要品味、传承诗词呢?”
在我看来,诗,是一种语言,讲述悠久故事;词,是一首小曲,谱写闲情雅趣。它们不是辞藻的堆砌,它们传递的是情感,更是信念。
也许你会因为流行音乐的动感节奏而雀跃,但不妨回头看看,我们中华民族的诗篇,它们有声有色,生机蓬勃。
它们是李白“举头望明月”时心底的思乡之情;是常建“清晨入古寺”时听到的禅意悠远的钟磬之音;是王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豁达胸襟;是护国战中血洒疆场、保家卫国,铸就“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豪壮;是温文尔雅的君子留下的“求之不得,寤寐思服”的纸短情长。
同学们,再次听到这些耳熟能详的诗词,你们的内心是否会涌起一股激动之情?这便是中华文明的光辉,是滚滚黄河哺育的儿女所创造的光辉!
然而,当下却少有人真正喜爱诗词。为此,我们学校才举办了“诗词月”活动,希望大家能静下心来品味诗词,传承我们的文化。我们可以每天抽出十几分钟的时间读读诗词,也可以摘录佳句与亲友分享,还可以每周创作一首小诗或小词,描绘风景、记录生活。这样既丰富了自己的文学底蕴,又体验了古人典雅的情趣,日积月累,一定收获颇丰。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熠熠生辉,而诗词,正是这光辉中最耀眼的一颗明星。
作为中华儿女,我们应守护好这颗明星,让它永远闪亮,将光芒洒向世界的每一寸士地!
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一起用心领略诗词之美,将这份文化传承下去吧!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点评
这是一篇演讲稿,围绕“回味经典,传承文化”这一主题展开,既引用了丰富的诗词,又给出了贴心的指导建议。语言表达得体,既有口语的亲切,又富有书面语的典雅,能够很好地调动听众的情绪,营造了良好的演讲气氛。
作文开头以设问引起大家的关注,提出自己对经典诗词的看法,强调了“品味、传承诗词”的重要性,符合演讲主题。中间部分引用古诗词,情感真挚强烈,贴近听众的生活。结尾部分掷地有声,把演讲的气氛推向了高潮,情感抒发自然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