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
岳阳楼位于岳阳市西门城头、紧靠洞庭湖畔,与江西南昌的滕王阁、湖北武汉的黄鹤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全楼没有用一根铁钉和一道横梁,楼顶形式也非常独特,采用了古代将军头盔式的顶式结构,这种层叠相衬的“如意斗拱”托举形式,在我国古代建筑史上十分独特。北宋,岳阳楼在滕子京重修、范仲淹作记之后开始名闻天下。
片段欣赏
我在别处没有看见过一个像岳阳楼这样的建筑。全楼为四柱、三层、盔顶的纯木结构。主楼三层,高十五米,中间以四根楠木巨柱从地到顶承荷全楼大部分重力,再用十二根宝柱作为内围,外围绕以十二根檐柱,彼此牵制,结为整体。全楼纯用木料构成,逗缝对榫,没用一钉一铆,一块砖石。楼的结构精巧,但是看起来端庄浑厚,落落大方,没有搔首弄姿的小家气,在烟波浩渺的洞庭湖上很压得住,很有气魄。
岳阳楼本身很美,尤其美的是它所占的地势。“滕王高阁临江渚”,看来和长江是有一段距离的。
没有洞庭湖,岳阳楼不成其为岳阳楼;没有岳阳楼,洞庭湖也就不成其为洞庭湖了。站在岳阳楼上,可以清清楚楚看到湖中帆船来往,渔歌互答,可以扬声与舟中人说话;同时又可远看浩浩汤汤,横无际涯,北通巫峡,南极潇湘的湖水,远近咸宜,皆可悦目。“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并非虚语。
(节选自汪曾祺《岳阳楼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