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时间的河边

作者: 刘剑

文题亮相

站在时间的河边,孔子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张若虚说:“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陆机认为,透过写作可以“精骛八极,心游万仞”。人们忍不住要窥探时间的奥秘,有人希望穿越时间,寻求不一样的生命体验。

请阅读以上材料,根据自身感受,写一篇作文。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少于600字。

写作指导

在写作时,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立意:

1.抓住“站在”“时间”“河边”这些中心词,“时间”隐含着“历史的变化”,“站在”和“河边”则隐含着自己并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事件,叙写时应以第三人称视角进行,方符合题意。

2.细腻描写刻画人物心理。作文想要出彩,就要细腻地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着重描绘内心世界的变化。“我”经历了怎样的挣扎、顿悟或释然?是某个人的话语触动了心弦,还是某个场景让“我”恍然大悟?可以对此进行详细描述,让读者看到“我”有了怎样的感悟。叙述时,注意行文前后情感的变化,逻辑要清晰,过渡要自然。

考场练兵一

站在历史的长河

◎刘伟炜

你可曾望过那浩浩荡荡的万里长江?孔夫子曾感慨:“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间一去不复返,谁也不能回溯,只能向前。

你乘着一叶由文字与知识结合的扁舟,从充满神话色彩的三皇五帝顺流而下。你听——流水潺潺,百家思想融合其中,犹如仙乐;你看——诗词歌赋不胜枚举,如同仙灵,在这历史长河纷纷起舞。

突然,你在这仙境中嗅到了一丝味道,一丝让你悲愤、痛心的味道,你猛然从刚刚的舒适中抽身出来,焦急地看向四周——这里不是仙境,分明是炼狱!这味道,最初是浓厚的烟味,慢慢地,越来越刺鼻,竟是让人作呕的硝烟的味道!你拿起船桨,奋力地划动,冰冷的水溅起来,想要逃离这个不适的地方。猛地,你听见阵阵哀号声,可环顾四周,哪里有人?你站起身,前方一片黑暗——这河,深不见底。

用船桨拨开河面上的烟雾,你想找回这河的本色。霎时,你慌了神,绝望地凝视河水——一个个贪官肆无忌惮地享乐,百姓流离失所,八个肮脏丑恶的强盗竟用上了刀叉,围坐在一起,正准备分食“中国”这盘大餐。你的心在滴血,声音似乎马上要冲破你的咽喉——“住手!”却无济于事。

“不,国绝不能亡!若是统治者无能,我们就推翻他,推翻那黑暗腐败的统治;若是他们不肯反抗,那我们就站起来呐喊,喊破世人的梦,喊沸世人的血,救出他们的灵魂!”在黎明到来之前,总要有人点破黑暗。

霎时间,无数仁人志士站了出来,奋起反抗。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虽未取得成功,但向腐朽的政府和邪恶的列强证明了一个道理——“中国,神圣不可侵犯!”辛亥革命,将无能的统治者踢下历史舞台,各种政治势力及其代表人物纷纷登场,可他们找不到前进的方向,只得在黑暗中慢慢摸索。

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迷茫的人送来了马列主义,先进分子看到了曙光,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你的眼睛在黑暗中存在太久了,前方那束光,刺得睁不开眼,你立即划起船桨,拼命地追逐光亮。

你的耳边涌进种种声音:“还我青岛,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的激昂口号,台儿庄战役的声声炮响,秋收起义的决心;你看到中国共产党如同一根针,将支离破碎的中国缝得严丝合缝;你看到中国共产党如同城墙,防止外来势力入侵……

“中华人民共和国今天成立了!”你看见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欣慰地看着一张张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这条大道,昂首挺胸走向未来!

点评

作文开头描绘了万里长江奔流,又引用孔夫子的名言,奠定了全文激昂饱满的感情基调。下文围绕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展开了详细的叙述。全文结构完整,层次清晰,叙述有逻辑,使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语言较为流畅,结尾有适当的总结和升华,具有一定的新意。

考场练兵二

站在中华文化的河边

◎张艺霖

中华文化是人类历史上唯一一个绵延五千多年且至今未曾中断的灿烂文明。它不是昙花一现的繁华,而是在漫长历史中磨砺出的精粹。

正如那句“自生命诞生以来,从原核到真核,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海洋到陆地,简单与复杂并存,繁盛与灭绝交替,奏响了一篇篇跌宕起伏的演化乐章,其间洋溢着生命诞生与繁盛的欢颂”,自旧石器时代至新石器时代,自夏商周至元明清,自中国近代史到中国现代史,中华文明始终生生不息,经久不衰。

政权更替变迁,思想文化繁荣,文气贯通古今。大唐盛世,万民来朝,长安繁华,李白挥笔写下“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是“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的杨玉环死在马嵬坡下,是杜甫颠沛流离下无奈叹出的那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南唐后主李煜为怀念故国,感叹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让人倍感物是人非之无奈;五代十国,藩镇割据,后周禁军统帅赵匡胤发动兵变夺取帝位,加强中央集权,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最让人难忘的是苏轼在经历乌台诗案后诵出“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畅达……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以“天下大同”“协和万邦”的宽广胸怀,自信而又大度地同域外民族交往、进行文化交流,谱写了万里驼铃万里波的浩浩丝路长歌,也创造了万国衣冠会长安的盛唐气象。正是这种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精神,以及深远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文化根基,才能谱写出中华文化的不朽篇章。

梁启超曾说过:“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当今时代,少年应心怀天下,有“无人扶我青云志,我自踏雪至山巅”的远大志向,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浩荡胸怀,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坚定信念。身为少年,责任在肩,我们终将谱写辉煌的篇章。

点评

作文开头通过阐释和描述中华文化的辉煌历程,点明了中心,引发了下文的叙述。正文内容丰富,层次清晰,叙述有逻辑,结尾有升华。文中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语言流畅。

【湖南隆回县第二中学】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