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旧事》导读
作者简介
林海音,中国当代女作家,1918年3月出生于日本,1921—1923年先后随父母返回台湾、迁居北京。林海音在北京度过了童年的时光,其代表作《城南旧事》正是林海音对童年往事的回忆。她的作品展现了独特的女性视角,塑造了一些独特的女性形象,以女性特有的眼光和细致的观察形成了与众不同的文学风格。
内容简介
20世纪20年代末,六岁的小女孩林英子住在北京城南的一条小胡同里。经常痴立在胡同口寻找女儿的“疯”女人秀贞,是英子的一个朋友。秀贞曾与大学生思康暗中相爱,后来思康回了老家,再也没回来。秀贞生下的女儿小桂子又被家人送到了城墙根下,不知去向。英子对她非常同情,于是答应帮秀贞找小桂子。
英子在不经意间发现妞儿的身世与小桂子极其相似,又发现了她脖颈后的青记,急忙带她去找秀贞。秀贞与离散六年的女儿相认后,立刻带妞儿去寻找爸爸,英子还把自己的金镯子送给母女俩做盘缠。但不幸的是,母女二人在赶火车时一同丧命于火车下。英子发着高烧,昏迷了十天。
后来,英子一家迁居新帘子胡同。英子在附近的荒园中认识了一个厚嘴唇的年轻人,这个年轻人是一个小偷。英子得知他是为了供弟弟上学而偷东西,觉得他很善良,但又分不清他是好人还是坏人。不久,英子在荒草地上捡到一个小铜佛,被便衣警察发现,警察抓走了这个年轻人。这件事使英子非常难过,觉得自己又失去了一个好朋友。
兰姨娘是一个可怜的女子,她二十岁时嫁给了一个六十八岁的老头,在家受尽了欺辱,后来逃到了英子家。小小年纪的英子感受到爸爸和兰姨娘之间异样的情愫,因此怨恨兰姨娘。新青年闹革命的时期,不少革命青年被杀害。一个叫德先的年轻人经常到英子家里躲藏,在和兰姨娘接触的过程中与她产生了爱情。北京形势紧张,兰姨娘和德先离开了北京。从此,英子家又恢复了平静的生活。
经典摘录
我们看海去
一天过去,两天过去,到了我到学校取暑假作业题目的日子了。
美丽的韩老师正在操场上学骑车,那是一种多么时髦的事情呀!只有韩老师才这么赶时髦。她骑到我的面前停下了,笑笑对我说:
“来拿作业呀?”
我点点头。
“暑假要快乐地过,下学期很快就开学了,那时候,你作业做好了,你的新牙也长出来了,兴华门也可以通车子了!”
她的话多么好听,我笑了。但是想起牙,连忙捂住嘴,可是太好笑了,我的新牙虽然没有长出来,可也要笑,我就哈哈地大笑起来,韩老师也扶着车把大笑了。
我和几个同路的同学一路回家,向兴华门走,土坡儿已经移开了许多,韩老师说得不错,下学期开学,一定可以有许多车辆打这里经过,韩老师当然也每天骑了车来上课啦。她骑在车上像仙女一样,我在路上见了她,一定向她招手说:“韩老师,早!”
走进新帘子胡同,觉得今天特别热闹似的,人们来来往往的,好像在忙一件什么事。也有几个巡警向胡同里面走去。又是谁家丢了东西吗?我的心跳了,忽然觉得有什么不幸。
越到胡同里面,人越多了。“走,看去!”
“走,看去!”人们都这么说,到底是看什么呢?
我也加紧了脚步,走到家门口时,看见家家的门都打开了,人们都站在门口张望,又好像在等什么,有的人就往空草地那面走去,大槐树底下也站满了人。
我家门墩上被刘平和方德成站上去了。宋妈抱着珠珠也站在门口,妈妈可躲在大门里看,她这叫规矩。
“怎么啦,宋妈?”我扯扯宋妈的衣襟问。
“贼!逮住贼啦!”宋妈没看我,只管伸着脖子向前探望着。
“贼?”我的心一动,“在哪儿?”
“就出来,就出来,你看着呀!”
人们嗡嗡地谈着,探着头。
“来啦!来啦!出来啦!”
我的眼前被人群挡住了,只看见许多头在攒动。人们从草地那边拥着过来了。
“就是他呀!这不是收买破铜烂铁的那小子吗?”
前面一个巡警手里捧着一个大包袱,啊!是那个油布包袱!那么一定是逮住他了!我拉紧了宋妈的衣角。
“好嘛!”有人说话了。“这倒方便,就在草堆里窝赃呀!”
“小子不是做贼的模样儿呀!人心大变啦!好人坏人看不出来啦!”
一群人过来了,我很害怕,怕看见他,但是到底看见了,他的头低着,眼睛望着地下,手被白绳子捆上了,一个巡警牵着。我的手满是汗。
在他的另一边,我又看见一个人,就是那个在槐树下跟我要铜佛的男人!他手里好像还拿着两个铜佛。
“就是那个便衣破的案,他在这儿憋了好几天了。”有人说。
“哪个是便衣?”有人问。
“就是那个戴草帽儿的呀!手里还拿着贼赃哪!说是一个小姑娘给点引的路才破了案……”我慢慢躲进大门里,依在妈妈的身边,很想哭。
宋妈也抱着珠珠进来了,人们已经渐渐地散去,但还有的一直追下去看。
妈妈说:“小英子,看见这个坏人了没有?你不是喜欢做文章吗?将来你长大了,就把今天的事儿写一本书,说一说一个坏人怎么做了贼,又怎么落得这么个下场。”
“不!”我反抗妈妈这么教我!我将来长大了是要写一本书的,但绝不是像妈妈说的这么写。我要写的是:
“我们看海去”。
赏析
这篇选文用儿童的视角展现了一个世界。
开篇描绘了一幅其乐融融的画面:“可是太好笑了,我的新牙虽然没有长出来,可也要笑,我就哈哈地大笑起来,韩老师也扶着车把大笑了”“她骑在车上像仙女一样,我在路上见了她,一定向她招手说:‘韩老师,早’”……天真可爱的小学生、美丽优雅的韩老师,以及师生之间的对话与默契,展现了作者小学时代的美好,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
小孩子的善良与天真在选段中展露无遗。“我的心跳了,忽然觉得有什么不幸”,生动的心理描写,既表达了小英子对邻居的担忧,又表达了对草丛中那个人的牵挂。年轻人被捕后,群众议论纷纷:“这倒方便,就在草堆里窝赃呀”“小子不是做贼的模样儿呀!人心大变啦!好人坏人看不出来啦”……虽然那个人是为了供弟弟读书而偷窃,但用成年人的眼光来看终究是不光彩的。“说是一个小姑娘给点引的路才破了案”,乍一看,小英子似乎还成了“抓贼”的大功臣,但小英子心里想的不是这样,对于那个被抓到的小偷,她内心既自责、愧疚,又为失去了一个好朋友而惋惜,所以她“依在妈妈的身边,很想哭”。后面对母亲教育方式的“反抗”也展示了儿童心理的至真至纯,小英子是善良的,她看到了每个人最初的、善良的样子,甚至希望自己长大后,那个人能回来跟她一起去看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