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描写
作者: 胡盼名家引路
一
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坐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节选自朱自清《背影》)
●阅读心得
“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这一段心理活动真实地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前文父亲送“我”进车站,为“我”做那些“我”看起来并不顺眼的事为基础,体现出作者彼时的心理活动,也侧面表现出父亲深沉的爱。此处心理描写,主要表现作者内心的想法。
二
我往下看,感到阵阵晕眩;一股无名的力量好像正在逼迫我掉下去。我紧贴在一块岩石上,感觉天旋地转。我想掉头回去,但知道我绝对回不去了。这太远,也太危险了;在悬崖的中途,我会逐渐感到虚弱、无力,然后松手,掉下去摔死。但是通向顶部的路看起来更糟——更高,更陡,更变化莫测,我肯定上不去。我听见有人在哭泣、呻吟;我想知道那是谁,最后才意识到那就是我。
(节选自莫顿·亨特《走一步,再走一步》)
●阅读心得
这一段心理描写非常经典。这里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交融结合,从“看”“紧贴”“天旋地转”等动词的描绘中生发出一系列真实的心理活动,十分生动形象,让读者产生身临其境之感。选段并没有特别强调紧张、害怕,但从“我”的具体表现中却展现得一览无余。“我听见有人在哭泣、呻吟;我想知道那是谁,最后才意识到那就是我”,这句是心理描写的升华,将心理活动转化为事实,直指当时紧张害怕的情绪,这样的描写方法值得同学们学习借鉴。
三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节选自史铁生《秋天的怀念》)
●阅读心得
这一段中,母亲“挡”的动作是害怕落叶的景象引起“我”的伤感。“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一句,通过神态描写,表达了母亲虽然身体不太好,但是依然希望通过赏花能让“我”快乐起来的期盼;通过语言描写“对于‘跑’和‘踩’一类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和“她忽然不说了”;动作描写“又悄悄地出去了”,表现了母亲生怕刺激到“我”的谨慎小心。这段神态、语言、动作描写的综合运用,生动细腻地展现了母亲内心世界的变化。
写作借鉴
心理描写在文学创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核心作用包括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达人物丰富的思想感情、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品质,以及增强文章的充实度和立体感。
细化到语文学习中,心理描写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章,用好心理描写也可以增强习作的表现力。在平时的读书和写作中,如何运用心理描写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直接描述人物的心理活动。
可以理解为我们常说的内心独白,如选文《走一步,再走一步》里作者的内心独白,这种真实又形象生动的描写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文字的表现力无形之中得到了增强。在平时的写作或文学创作中,我们可以借鉴这种方法,用最真实的描摹、最真切的表达、最具体的表现,把自己的心理活动展现出来。
2.通过动作描写等间接表现人物心理。
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是显性的,心理描写更多是隐性的。通过显性的动作描写等间接表现隐性的心理活动是最常用的写作方法,如选文《背影》中朱自清自我感觉“聪明”便是之前父亲一系列具体表现的烘托。在平时的读书和作文中,我们可以关注并运用这样的表现人物心理的方法,用好心理描写。
3.通过景物描写烘托人物心理。
所有的心理活动都是在特定的环境下产生的,环境描写的具体表现是景物描写,所以特定的景物描写可以体现特定的心境。选文《走一步,再走一步》中,小作者身处“绝境”,虽说心理描写是内心独白,但周围的环境是产生这一切的基础,我们可以从“悬崖”“更高,更陡,更变化莫测”的环境描写中感觉到此处景物对人物心理的烘托作用。
学生习作
云南之旅
◎管雨涵
“彩云之南,我心的方向”,没错,这个暑假,我来到了四季如春的云南。
昏昏沉沉地睡了四个小时后,我们终于抵达了云南的省会——昆明。这是一座满是鲜花的城市,就连机场的工作人员迎接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时,送的都是鲜花。我右手拉着行李箱,左手拿着一捧玫瑰花,那明艳的花瓣在我的手中摇曳,看起来很是喜庆。我仿佛听到它在对我说:“欢迎来到我美丽的家乡——云南。”我盈盈地笑着,小心翼翼地捧着花,走出了机场,开始了正式的旅行。
我们先去了昆明石林,这里留给我的印象最深。一进石林入口,映入眼帘的便是那高低错落神奇壮丽的怪石,就像茂密的石头森林似的,“石林”这个名字也许就是这样得来的吧!我随着人群往里走,只见人群行进得越来越慢,竟在一堵峭壁前停住了。我抬头一看,“极狭通人”四个字异常醒目。噢!原来山道狭窄得只能容得下一个人侧身通过,怪不得这么慢!来到“双鸟渡食”的石下,我抬头向上望去——啊!两块巨石真像两只逼真的鸟,还嘴对着嘴,真像鸟妈妈在给幼鸟哺食。
傍晚,我们吃过饭,便去感受了当地的风土人情。有一个篝火晚会,我们举着火把在里面绕着圈,又唱又跳,我火把上的火是最旺盛的,可是我很害怕,总觉得会不小心烧到手。正在我忐忑之时,“啪”的一声,火把掉在了地上——我的手被烫到了。这可怎么办?我既紧张又尴尬,心想:“我不是故意把火把扔地上的,在人家的传统习俗里,我这样会不会是不礼貌的行为?”一秒钟能有八百个胡思乱想的念头,我尝试着将火把拿起来,可是火太大了。一旁的工作人员看到之后,赶忙过来帮我拿起了火把,他们不仅没有责怪我,反而关切地问我手被烫的情况。这时,我的心情才平复了下来,又开心地玩了起来。
我的旅途还在继续,我的心情也如这里的气候一般,“四季如春”,那么美丽。云南的风,吹动了我心里的涟漪。
【江苏泗洪县上塘中学】
点评
小作者记叙的云南之旅没有像大多数文章一样写旅途的风景以及旅游的感受,而是把重点放在了对自己的心理描写上。最后一段“我的旅途还在继续,我的心情也如这里的气候一般,‘四季如春’,那么美丽”一句,是很好的总结概括。文中心理描写真实,感情细腻,无论是内心独白还是借助其他描写方式烘托,都凸显出了此次云南之旅的与众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