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从来都不只是一座山

作者: 王一宇

泰山从来都不只是一座山0

作文评说

“日出东方,拔地通天”,怀着对这座文化大山的无比崇敬之情,我们一家四口踏上了探访泰山的旅程。刚下高速,我就看到路旁的八个红色大字——“中华泰山,国泰民安”。是呀,泰山已经不仅仅只是一座山了,在一定程度上,泰山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

(交代“我们”一家登泰山的缘由,呼应题目,写泰山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中华泰山,国泰民安”,既是实写所见到的景物,又表达了小作者对和平、和谐的祈愿,同时也奠定了全文的情感基调。)

在泰安市万家灯火的背后,绵延屹立的泰山正默默地等待着我们。在曾经的齐鲁大地,如今的现代化公路上,我们的汽车轧出沉重的摩擦声,飞奔向她的怀抱。

(“沉重”和“飞驰”看似矛盾,实则反映出“我们”对泰山的崇敬之情和迫切的向往之心。)

在泰安休整了一晚,第二天一早,我们就由红门进入。刚上山,就碰到了很多夜爬下山的人。他们僵硬的双腿与一身的疲惫,都在向我们展示一夜攀爬的艰辛。其中也不乏幽默风趣者,对着我们这些刚刚走进山门的人骄傲地说了一声:拿捏”,但更多的是善意的鼓励。如今的泰山已不再是皇帝彰显权利的神山,也不仅仅是文人立言立传的石山,它作为祖国东方巍峨壮丽的岱宗,带着几千年的优雅气息、亿万年沧海桑田的包容,迎接着每一位中华儿女。

(在新时代,泰山平等地迎接每一位慕名而来的游客。)

泰山会“制服”每一位嘴硬的人。才到中天门,弟弟就已经想打道回府,最终被爸爸带回宾馆了。妈妈说,我们的攀登才正式开始,但此时我们已经爬了三个小时。一小时后,我看到了“迎天”两个大字,不禁感叹,难道现在才算开始吗?真是人生处处是开始啊!在泰山石刻群时,我以为这是开始。在十八盘时,我想这才是开始,结果还有紧十八盘。而到南天门,感觉又是一个开始……

人生漫漫长路,充满了无数次的开始。被时代裹挟的我们难免受到影响,曾经有一段时间,我们幻想一夜成名、期待一朝暴富,而如今,我们看到了敬业奉献、默默无闻的地质学者、考古工作者、农业科学家以及每一位兢兢业业的普通劳动者。我们开始崇尚慢生活,在一次次攀登中体会人生真谛。新时代中,我们已经不再只追求物质享受,而是更注重精神追求。

(由自己的经历与感受联想到整个时代潮流的变化,升华了主题。)

有人赞美雨中泰山,有人称颂泰山雪景、日出,凡是遇见皆为美好。被雨水冲刷过的泰山用变幻多姿的云彩、瞬息万变的雾气向我们展示着“造化钟神秀”的奇景。那一刻,我不再遗憾索道封锁,不再遗憾未见日出。珍惜眼前、享受当下、过好今天、珍视拥有,这是今天的泰山所告诉我的,也是我们的时代特色。我们所处的时代,科技飞速发展,世界局势瞬息万变,在这“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我们应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遇见即美好,应珍惜时代带给我们的机遇,同时也不要畏惧挑战。)

登一次泰山吧,不止感受那河山元脉的伟大,因为泰山从来都不只是一座山,我们还能感受时代脉搏的铮铮跳动。

(呼应题目与开头,再次强调中心。)

【陕西渭南市初级中学,指导老师:王博】

作者自评

我是带着崇敬的心去爬泰山的,并没有做太多的计划,比如说我们并没有精心选择时间、看天气预报等。但在攀登的过程中,我不仅看到了壮观的自然景象,也产生了很多思考,有人生感悟,也有时代感慨,这篇作文就是写我在爬泰山的过程中所体悟到的时代精神。

同窗互评

张晨曦同学:王一宇同学的这篇作文不同于寻常的游记,他并没有简单地写景,而是将记事和抒情融为一体,展现了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构思精巧、立意深刻、内容积极向上。

武昊锡同学:本篇习作有详有略,略写“我们”一家驱车前往泰安的过程,在写登山时,只选取了几个主要的事情来详写,比如详写“我们”刚进山门时遇到的下山的游人、爬山过程中不断感受到的“新的开始”、天街尽头的雾气等。

教师总评

作文将写景、叙事、抒情的关系处理得非常好,以下几点值得我们借鉴:

1.切入点新颖独到。写泰山的诗文实在太多了,泰山文化更是博大精深,想要写好泰山实属不易。本篇习作另辟蹊径,从时代精神入手,避开了以往赞美自然景观、感叹文化厚重、感慨时代变迁等话题,切入点新颖独到。

2.情景交融。“一切景语皆情语”,文中没有孤立、单纯的景物描写,但字里行间饱含小作者深深的情感。如习作第二段,“我们”从万家灯火里看到的是城市的繁荣,从默默的泰山中看到的是挺拔、巍峨、雄壮,从对脚下道路的描写中则看到了岁月的痕迹。

3.即事抒情。攀登五岳之首的泰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小作者深深地体会到了这一点,无论走过多少路,似乎都只是开始。但小作者并没有将自己的情感束缚在这件事中,而是由此延伸思维,想到时代精神中的“沉稳”,点明新时代下人们追求精神、品质的特点。习作中的每一处抒情议论都是由相应的事展开的,避免了空喊口号、无病呻吟等问题的产生。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