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立意精准之构思新颖
作者: 朱香菊名家引路
一
我其实并不十分欣赏那偏甜的辣酱,吃它原是基于一点善意,不料竟回收了更大的善意。我千恩万谢收了那瓶辣酱——这一次,我倒真的爱上这瓶辣酱了,为了厨子的那份情。
大约世间之人多是寂寞的吧?未被赞赏的文章,未蒙赏识的赤忱,未受注视的美貌,无人为之垂泪的剧情,徒然地弹了又弹却不曾被一语道破的高山流水之音。或者,无人肯试的一碟食物……
而我只是好意一举箸,竟蒙对方厚赠,想来,生命之宴也是如此吧?我对生命中的涓滴每有一分赏悦,上帝总立即赐下万道流泉。我每为一个音符凝神,他总倾下整匹如素锦的音乐。
生命的厚礼,原来只赏赐给那些肯于一尝的人。
——张晓风《一碟辣酱》
●阅读心得
作者从一碟辣酱入手,提炼出普通食物中蕴含的哲理。“我”出于善意的品尝,换来了更大的善意,文章立意由此发散到生活中每一个不被欣赏的人都在等待一份对自己努力的肯定中。只要你肯驻足品尝,静心欣赏,就会获得生命的厚礼。
二
“不对的”,化妆师说,“化妆只是最末的一个枝节,它能改变的事实很少。深一层的化妆是改变体质,让一个人改变生活方式。睡眠充足、注意运动与营养,这样她的皮肤改善、精神充足,比化妆有效得多。再深一层的化妆是改变气质,多读书、多欣赏艺术、多思考、对生活乐观、对生命有信心、心地善良、关怀别人、自爱而有尊严,这样的人就是不化妆也丑不到哪里去,脸上的化妆只是化妆最后的一件小事。我用三句简单的话来说明,三流的化妆是脸上的化妆,二流的化妆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化妆是生命的化妆。”
化妆师接着做了这样的结论:“你们写文章的人不也是化妆师吗?三流的文章是文字的化妆,二流的文章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文章是生命的化妆。这样,你懂化妆了吗?”
——林清玄《生命的化妆》
●阅读心得
化妆,给人的感觉是在皮相上下工夫。然而,文中的化妆师却一层一层“剥开”化妆的内涵,并逐步升华化妆的意义:“三流的化妆是脸上的化妆,二流的化妆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化妆是生命的化妆。”在一个主题上不断深挖,由表及里,从现象到本质,往往能让构思新颖且深刻。
三
来年的春上,法桐又长满了叶子,依然是浅绿的好,深绿的也好。我将历年收留的落叶拿出来,和这新叶比较,叶的轮廓是一样的。喔,叶子,你们认识吗,知道这一片是那一片的代替吗?或许就从一个叶柄眼里长上来,凋落的曾经那么悠悠地欢乐过,欢乐的也将要寂寂地凋落去。
然而,它们并不悲伤,欢乐时须尽欢乐;如此而已,法桐竟一年大出一年,长过窗台,与屋檐齐平。
我忽然醒悟了,觉得我往日的哀叹大可不必,而且十分的幼稚呢。原来法桐的生长,不仅是绿的生命的运动,还是一道哲学命题的验证:欢乐到来,欢乐又归去,这正是天地间欢乐的内容;世间万物,正是寻求着这个内容,而各自完成着它的存在。
——贾平凹《落叶》
●阅读心得
通常,我们看到落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萧瑟、悲凉。文段中,作者一开始也是从常规立意切入,哀叹落叶“欢乐的也将要寂寂地凋落去”,随即话锋一转,“然而,它们并不悲伤”,文章真正要表达的立意舒展开来——“欢乐到来,欢乐又归去,这正是天地间欢乐的内容;世间万物,正是寻求着这个内容,而各自完成着它的存在。”生命的轮回有其自然规律,与其悲伤于失去,不如把握当下。“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打破常规的思路,才能有新颖的构思。
写作借鉴
立意,即作者想表达的情感,想告诉读者的道理,想给予他人的启示。新颖的作文构思往往能让人耳目一新,在考场上自然能更胜一筹。想要使作文构思新颖,同学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打破常规思维,变换角度。
看到题目,要多思考几个角度,你第一时间想到的立意,往往很多同学都想到了。大家不妨试试反其道而行之,以逆向思维展开写作。但要注意的是,不可一味求新、牵强附会,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自然而然地引出素材,并从内容中提炼出立意。
2.细心体会生活,以小见大。
新鲜的素材往往可遇而不可求,从普通的素材中提炼出富有哲理的立意可能会更容易些。这就要求大家细心观察生活,用心感悟生活,从小事入手,写出独特感悟。
3.深挖一个主题,逐层深入。
我们做阅读题时,经常被要求体会词句的表面意义和深层意义。写作也一样,对一个主题进行由表及里、层层深入、多角度的分析,立意就会显得深刻高远了。
学生习作
一只流浪猫的启示
◎乔雅润
阳光爬满时间的橱柜,一寸一寸蔓延到记忆的空格。那只流浪猫带给我的启示,我永远都不会忘。
我清晰地记得寒假见到它时的光景,它白色的毛上沾着些泥屑,很是扎眼,可它的神情却很安然,甚至还略带些不屑。它的脚边有几只小虫爬过来了,它便轻盈地向旁边一跃,仿佛是不想跟这些毫无反抗能力的小东西沾上一点关系。它慵懒地卧到树下晒太阳去了,眼睛半眯,头微微昂着。
嘿!挺傲!我被它吸引了,真是好奇它会不会永远这副样子。
“三十八块八。”商店老板的声音将走神的我拉回现实。我鬼使神差地又从隔壁货架上拿了根纯肉火腿肠,是比普通火腿肠贵点,但与它高傲的性子更相配。
我撕开火腿肠外包装,掐下一块肉,慢慢地靠近它,它很快察觉到了我的存在,转过头盯着我。我将肉放在它面前,然后倚靠着旁边的大树,戏谑地看着它。它先是瞥了一眼肉,又看看我,视线在我和肉中间连出了一道道线。半晌,它才缓缓走过去,低下头啃咬起来。
什么嘛,刚刚不还高傲得连地上的小虫都不想触碰吗?还不是巴巴地吃掉了别人施舍的食物。我有些失望,原来它也没什么特别。它吃完后慢条斯理地用舌头梳理自己凌乱的毛发,不慌不忙,在我看来像是伪绅士。忽然,它抬起头定定地看了我一眼,然后钻进旁边的灌木丛不见了。
它跑了。果然是一只虚伪的流浪猫,改不了吃完拍拍屁股就走的习惯。我叹口气,准备离开。突然,一声“喵”钻进了我的耳朵,我低头一看,竟是它。它刚精心梳理好的毛发又有些凌乱了,嘴里叼着一只已经腐烂的小鱼。我心中的感受如一瓶瓶调味料被打翻后搅在一起,说不出是什么滋味。我呆呆地站在原地,手里剩下的半截火腿肠无处安放。它把小鱼放在地上,用脑袋往前拱了拱,这是一个代表感激的动作。它靠近我,又扬了扬头,像是说:“还你的。”
羞愧与内疚之情混在一起,狠狠地捶打着我的心。我不敢看它,也不敢看那条鱼,我忘了我是怎么逃也似的回家的。
直到现在,我想起那只流浪猫时仍会有种羞愧感,我意识到帮助别人应当纯粹,不该居高临下。我没再见过它,但我不认为它无家可归了,至少,它永远寄居在了我的心里,时时告诫我何谓真正的善意。
【北京市第十二中学】
点评
小作者对一只流浪猫的样貌、神态、行为进行细致描绘,并剖析自己的内心,表达出自己对“何谓真正的善意”丰富细腻的思考。作文构思新颖:真正的善意不是居高临下的施舍,给予他人帮助不该要求回报,而这是一只流浪猫告诉“我”的。作文清晰勾勒出“我”思想情感变化与成长的过程,反思深入、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