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情飘香话端午
作者: 封悦
端午又至,街巷粽味飘香,却不是我熟悉的那一缕。
小时候,我随外婆在老家生活过一段时间。外婆卖粽,在邻居中极有口碑。总听大家念叨,外婆靠着这一手好粽,拉扯大几个儿女。许是有外婆这油润咸香的粽子,家中孩子们总能多吃几口,妈妈和舅舅的个头比同龄人高出些许。
一到家,熟悉的味道充盈了整个房间——外婆包的粽子的味道!
“妈——”是外婆寄粽子来了吗?
母亲走了出来,一起的还有外婆!“外婆!”我扑进外婆的怀抱。妈妈拉开我,取下我还未来得及放下的书包,笑骂道:“瞧把你急得!节前,你电话里和外婆吵吵着要吃她包的粽子,这不,人都被你唤来了,说到底,她老人家还是最稀罕你哟!”
“那肯定啦!”我摇着外婆的手,得意扬扬地回应着。
“快去洗手吃粽子,已经热好了,就等你回来。”外婆拍着我的手笑着说。
我迫不及待地剥开一个粽子,晶莹剔透的糯米,涨得可爱的红豆,几块肥瘦相间的咸肉,咬下一口,唇齿留香——就是这个味儿了,儿时的味道!“好吃——”我又咬了一大口。外婆看我这般狼吞虎咽,叫着名字抚着我的头说:“慢点吃,别噎着,锅里还多着呢。”
“外婆,你叫错我名字了”,我含着满口的粽子随口应了一声。外婆顿了一下,眼神飘向一旁的母亲。我随着外婆的视线移动,看见母亲悄悄起身,抬手擦了一下眼角,快步进了房间——我忽然反应过来,外婆叫的是母亲的小名。原来外婆稀罕我,更爱着我的母亲!
再出来时,母亲挽起外婆的手,小女孩一般对外婆说:“妈,您教我们包粽子吧。”
听到母亲这样说,外婆连声应下,转身就走进厨房,准备起材料了。外婆的动作已经不是很利落了,但有母亲在旁协助,很快,粽叶、红豆、蛋黄、腊肉摆满了整张桌子,五颜六色的,让人心情愉悦。
我搬来两张小木椅,扶着外婆慢慢坐下,她娴熟地拿起一片粽叶,一手将其卷成漏斗状,舀一勺糯米放入其中,塞一勺肉进去,轻轻抹平,再用手抓几颗红豆,撒在里面,最后用米将红豆覆盖,手指沾一点水抹在叶子边缘,这一套流程下来,动作不快但连贯流畅。我和母亲模仿着,母亲有点底子,外婆细心指导几句,很快就能上手了,我在一旁显得很生疏,母亲便回过头来手把手地教我折叶、下米、系线。渐渐地,我也没有那么手忙脚乱了。
岁月流转,粽叶在三代人手中折弄,手艺在三代人中传承——传承的是手艺,延续的却是爱。
(指导老师:杨 数 李康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