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有你
作者: 王艺燊
我总想给我的爷爷写点什么,在我的成长路上,他一直陪伴我,呵护我,爱护我。
记事起第一次见到他,是在济南的老人医院里,当时他正在办理出院手续。爷爷患有糖尿病,在医院里待了两年。奶奶说在我小时候,爷爷经常来家里看我,哄我,睡觉给我盖被子,修理玩具,那时我只是会哭闹的小孩子。现在他出院了,陪伴我的时间更多了,那张面孔也深深嵌进我的心里。
出院后的爷爷整天“长”在田里,忙于喂羊、喂鸡。每次吃饭他都是最晚的,睡觉也是最晚的,但起床却是最早的。有一次,我来到小村庄的田地里玩,看到爷爷的田里种满了丝瓜、黄瓜、南瓜等等,在瓜架旁边还养了鸡、羊。我放肆地在那小田里玩乐,一会儿追羊,一会儿赶鸡,玩累了就顺手摘下根黄瓜嚼。爷爷回来后,不但没生气,还给我多摘了几根黄瓜。随后他便撸起袖子,又开始干农活,此时我发现爷爷干农活时的手是多么健壮,手背上的青筋是多么明显,完全不像是一个住院两年的人的手,眼睛也炯炯有神。他握着手中的铁锨,熟练地整理院子里的丝瓜架。在爷爷的劳作下,小菜园很快变得整齐起来了。
长大后,家里人都搬到了城里住,我也到了上小学的年龄,因为要接送我,爷爷不得不离开陪了他半辈子的小菜园。一开始爷爷并不想走,但拗不过家里人,最后只能从院子里挑了两盆花,一盆栀子花,一盆白掌,跟着家里人搬到了城里。
爷爷对刚刚步入校园的我非常严格,唠唠叨叨地重复着上学的重要性,我耳朵听得都要起茧子了。
刚到城里的爷爷有些不适应。他不怎么会用手机支付,又常常记不住密码,因此买个菜都要好半天。他在家里能做的事就是浇浇花,但是又不怎么会在楼上养花,那盆栀子花在搬来不久就枯了,白掌也蔫了。后来,爷爷咳嗽不止,甚至有一次咳出了血丝,家里人带着爷爷去了医院检查,才知道爷爷患了哮喘。于是,爷爷又回到了乡下的小院,呼吸着乡间新鲜的空气,就不会咳得那么厉害了。我又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见到爷爷了。
小学毕业后,父母带我回老家玩,我又回到了那块田地——小时候的乐园。爷爷正在给黄瓜浇水,此时的我才发现,爷爷的变化竟这么大,拿花洒的手颤抖不止,手上一道道褶皱,龟裂的手指,充满泥垢的指甲缝以及弯弯的脊背,还有浑浊的眼睛……
爷爷见我来了,高兴得有些踉跄地向我走来,手里是几根早早摘好的翠绿的黄瓜,让我带回家里吃,说罢,又转身拿了几根丝瓜。我从塑料袋里掏出两盆花,一盆栀子花,一盆白掌,这是奶奶在爷爷走后天天浇水给救回来的。栀子花在风中摇啊摇,白掌有着茂盛的绿叶,阳光从它的隙中透过来,在地上留下一道道清晰的碎影。爷爷看着这两盆花,想问些什么却只是张了张嘴,一脸诧异地看着我,一双浑浊的眼睛也渐渐有神起来……
后来,我读初中了,爷爷总是隔三岔五从老家送来新鲜的青菜和宰杀的土鸡,嘴里嘟囔着,孩子现在正在长身体,正需要营养……看着爷爷因骑三轮车而被风吹起来的头发,我情不自禁地说了一句:“爷爷,骑车的时候要戴个帽子……”
爷爷的故事还很长很长。爷爷是我儿时玩具的修理工,是小院里种菜的能手,是小学电动车上为我遮风挡雨的勇士,是我美食的供应者,是我生活里的叮咛,是乡下的家。现在的爷爷,是我作文里的文字,是无言的爱和美好。
(指导老师:郭 超)
创作感言
曾经以为爷爷的爱会被淹没在生活的琐碎里,但当我静下心来写这篇作文时,那些与爷爷相处的点点滴滴,如潮水涌上心头。那些平淡无奇的日常,在回忆里闪耀着温暖的光芒。写作中,我时而停顿微笑,时而眼眶湿润,不时想起爷爷看到我时眼中溢出的欢喜,还有那些为我遮风挡雨的过往,心中满满都是感动与幸福。现在的我长大了,更深刻理解了爷爷的不易,也更懂得珍惜与亲人相处的时光。希望爷爷不要再变老了,也希望用文字让这份爱永远延续。
作者自画
王艺燊,一个怀揣梦想、朝气蓬勃、热爱文学的初三学生。自识字起,书籍便成了我最好的伙伴,从童话到诗词,从小说到散文,我在书海中尽情遨游。丰富的阅读激发了我写作的热情。写作不仅带给我满足感和成就感,更让我学会了珍惜和感恩。生活中,我乐观开朗、真诚友善,热爱音乐,擅长打架子鼓,时常遨游在音乐的海洋,挥洒着青春的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