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夜绽放的花

作者: 汪钜焯

在记忆的田埂上,那三朵娉婷的花永远怒放.

——题记

雨,好像没有停的意思,我用手托住下巴,像面对一个哭泣的婴儿一般,无可奈何地望着窗外。这一整条大街快要睡着了,就如同母亲轻柔拍打着的婴孩。那“哗哗”的雨声,似吟唱的摇篮曲,似孩子半梦半醒的低喃。

雨渐小,夜更静。

忽然响起一串尖利的汽笛声,就像是梦魇时的雷鸣。关上窗,透过玻璃,看见了桌灯前被黑色滤镜笼罩着的我,已无半点孩童般的神情,只剩下了肉眼可见的疲惫和那所谓的成熟。

静静的雨夜,记忆的闸门徐徐拉开……

温暖的百合花

小学放学和往常一样,稚嫩的我和同学们结伴回家。一路上,大家有说有笑,可我却肚子叽里咕噜。看着同学们手中的甜美零食,口水咽了一口又一口。突然,一个同学告诉我:“你外婆来了。”

对外婆的聒噪,我内心是抵触的。外婆待我很好,一见面嘴就没有合上过,对我不停地嘘寒问暖,我简直招架不住,只觉得耳边是一阵阵噪音。过了一会儿,她问我饿了没,我嘴硬摇头,可肚子却出卖了我。她没有追问什么,立马给我买肉饼去了,我在原地站着,百无聊赖。

好久,她还没有回来,我向那边看了一眼,心里猛地一颤,外婆佝偻着身躯,步履蹒跚。她一手撑腰,身体微微后仰,眉毛拧成一个疙瘩,眼里满是对穿梭人流、车流的惊恐和闪躲,满头白发在风中飘扬,像一朵百合花。

绿荫下的我看着车水马龙中的身影,终于明白:外婆,她老了!

外婆有很多儿女,却孑然一身。她那一双眼独独装满了我,满眼的光里是对我的期待。

雨夜寒冷,我的心田却涌起一份触动,开出了一朵温暖的百合花。

黑土中的荷花

刚进入初中,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一天夜晚,想起了母亲“爱的教育”,想起了每天无穷无尽的作业……我忍无可忍,把面前堆成山的作业猛地掀翻在地,愤怒地摔门而去。

走在滨江路,望向对岸,灯火闪烁,可我身边却寂静昏暗。脑海里忽起了一个念头,去对岸玩玩。于是,我飞奔起来,往对岸的那一座桥跑去。

环顾四周,尽是黑暗,唯有路灯下道旁的花草忽明忽暗,光滑的石板路反射着昏黄的灯光,一片片小水洼在黑夜里吞噬着昏暗,亮晶晶的。猛然抬头,一座大桥在头顶,那威严让人惧怕。

渐渐地,我体力不支,趴在了道旁的栏杆上大口喘着粗气。

江面上一片漆黑。

我恐惧,准备离开。一道极亮的光向我射来,晃得我睁不开眼。黑暗中,竟隐藏着一艘大船,它鸣笛阵阵,准备起程,却又原地不动。江水不断拍打着船体,像是对它宣战,嘲笑它胆小怯弱,但它缄默不语,独自在黑暗中承受着。终于,它发出一声高亢的吼叫,向黑夜的远方驶去。

我奔回家中,街边不再昏暗,花草如灯光闪烁。我想起了母亲,想起了她对我说的“黑夜尽头是黎明”,想起了母亲头上那日夜闪亮的银色荷花发簪。没有黑色淤泥,哪来雪白暗香?

雨夜里,想起街边路灯默默洒下的微光,脱俗的小荷花在我心田盛放。

淡香的茉莉花

又是一次小考。放学后,我无精打采地走在回家路上,如同行尸走肉,手里拿着那张分数很低的卷子。

在家门口,我迟疑了一下,鼓足勇气推开门走了进去。迎接我的是小姨弹奏的吉他曲《茉莉花》,她见我回来了,便停止了弹奏。

“回来了?”

“嗯。”

“累不累?”

“累。”

随后,她又弹奏起来,还问了一句为啥不高兴。我哑口无言,支支吾吾。小姨见状,和我讲起了关于吉他的事情:“我觉得吉他很好听,可刚开始我也是一窍不通。”我不信,因为她的弹奏是那样动听悦耳。“后来,”她接着说,“我反反复复地练习,从一窍不通到熟悉,再到运用自如。有时候,手弹弦会很痛,可你不克服,不去适应那三四品的跨度,怎会成功呢?”

听了这番话,我的心中响起了舒缓的《茉莉花》。弹吉他是这样,学习亦是如此。不经历风雨,怎会见彩虹?

吉他声悠扬,重拾信心的茉莉花绽放在漫漫长夜。

坐在书桌旁,对面那幢楼三三两两地亮起灯光,都是同龄人与我一起奋斗的见证。

夜已深,雨夜里,心田上,一朵朵花耀眼绽放。

(指导老师:陈欣)

老师点评

爱与亲情,是学生写作的永恒主题。作者成长过程中的精神营养来自生活的点滴感悟与自我教育,外婆的佝偻与白发,黑夜中航船的迎风斗浪,小姨的一首《茉莉花》吉他曲,让“我”迈过了一个又一个坎,给了“我”前行的力量和信心。文章写小事,写平常生活,却小中见大;借花写人,用花的品质来隐喻人的精神,构思新颖。

上一篇: 才发现
下一篇: 驻足,让我成长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