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故乡•成长

作者: 洪静妍

晨光•故乡•成长0

作者自画

我叫洪静妍,来自汕头市潮阳区谷饶镇。我的兴趣爱好广泛:围棋、剪纸、古筝、书法……在我身上有三大最显著的“标签”:①快乐星球原住居民——作为一个乐观开朗的女孩,放声大笑可是我的常态;②著名奶茶鉴定家——作为一位甜食爱好者,品尝过许多品种的奶茶;③重度音乐依赖患者——无论何时何地,我总会沉浸在自己的音乐世界中。这三大标签,构成了独一无二的我!

黎明的曙光揭去夜幕的轻纱,吐出灿烂的朝霞。我在家乡的村落间踽踽独行,看葳蕤湿润的村庄,想那一庄子人。

家乡承载着我的童年,此次故乡之行,我不再是从前那个幼稚的孩童,而是稍稍有了点学识,褪去了懵懂的青涩。时光流转,我成长着,故乡呢,也渐渐丰腴。

山野氤氲着扑鼻的芳香,清脆的鸟鸣似悠远的笛音。我踏着晨曦,任风从身边溜过,蹭去我身上的尘埃。躲过车的喧嚣、学业的壁垒,我融进鸡的吟唱、鸭的和鸣,望青苔点缀的老厝相互拥着、挤着,沐浴在晨光中。

回到我心爱的田野,放眼望去,长势正旺的庄稼一大片一大片;黛色的远山与云霞相接,山峁一点儿也不谦逊,昂着头;金黄的稻浪一排又一排,厚厚地铺展,延伸到山脚。追逐阳光的方向,我搜寻到一片番薯地:那顽强的根深深地钻进黑黝黝的土壤,旁边是一株挨一株的香蕉树,阔大的叶子像极了铁扇公主的“芭蕉扇”,在微风中晃荡,荡碎一地的光斑。

田埂瘦长瘦长,坑坑洼洼,马鞭草匍匐在它的脊背,脚踩在上面,柔软如蒲团。野果子丰富得很:火棘、茶泡、龙葵、金樱子……随手摘一颗“小家伙”,放进嘴里,“扑哧”一声,汁儿舔舐腮帮,味儿有点涩。菜地旁常会有一汪水洼,晶亮晶亮,砾石明净耀眼,倒映着人的影子。我想起在水中捞田螺的场景。小时候,我挽起裤腿,小手探进污泥,摸索着,抠出那个装饰金美的“房子”,幻想着夜深人静,美丽的田螺姑娘来帮我清扫房间,这样我就不用被妈妈催着打扫家务了。不过,如今的我不再相信这样的童话。

菜畦一垄一垄,像迎接我这位“贵宾”的仪仗队。那肥沃的土地生长着翠绿的剑兰,抱成团的包菜,大白萝卜长势更是喜人,那绿油油的菜叶让我情不自禁要揪它一把,看看它藏匿在泥地里的白胖胖的肚皮。我倏地想起夏日和爷爷在粪堆处挖蚯蚓钓鱼的情景:爷爷递给我一把小铲子,我用它撬开堆成小山似的粪堆,便有一条条蚯蚓扭动着臃肿的身子,我将它们囚进一个塑料瓶,像风似的一溜烟跑到溪涧,蹲在一截枯枝上,晃晃悠悠地学起“姜太公钓鱼”,惹得爷爷揶揄地笑。偶尔也会有意外的收获:一条身披银衣裳的小鱼,攀着钓线,遭到我正义的“制裁”。爷爷又对我刮目相看。

我随父母迁居都市,隔山阻水,但总被一根思念的线牵扯。重新回到老宅,春节时贴上的春联依然完好无损,只是颜色褪去了鲜红,涮过白油漆的院落新添了小玩具车,绕村而过的小溪逶逶迤迤,水流清澈了许多。记忆犹新的是打谷场上醒目的“村务公开栏”,二叔竟然当上了村主任,大照片赫然挂进橱窗,“村规民约”“好家风”……一个一个昭示出故乡的新气象。那些新添的健身器材、娱乐设施,让我一下子回想起小时候的简易秋千,还有那蹿上云霄的欢笑声。

在故乡,“振兴乡村”不再是一句空话。它就像我眼前那道炫目的晨光,照亮乡村平淡的生活。我在晨光中游历故乡,感受故乡的变迁。

(指导老师:谢文龙)

创作感言

故乡和家,是我们心中亘古不变的柔软。一开始,我对故乡的爱是朦胧的,直到在几周前听到一首歌——《飘向北方》:“我飘向北方,别问我家乡,高耸古老的城墙,挡不住忧伤。”转念一想,我究竟多久没回故乡了?如今的我在外求学,其实,又未尝不是故乡飘散的一片云呢?此次回故乡,看到那令人思念的人和物,便写下了这篇文章。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