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一个父亲
作者: 寒云今年的6月16日是父亲节。父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往往是沉默、威严、巍峨的形象,像一座大山一样庇护着一个家庭。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一个好父亲,一定是非常大的幸运。
梁启超有九个子女,他们几乎各个有成就,其中还有三个是院士。他对子女的平等的态度,经常的通信交流,为子女亦师亦友般解答人生中的问题,都让人羡慕。
梁启超的儿女亲家林长民也是如此。五四运动一年后的春天,林长民去欧洲考察,带上了16岁的林徽因。“我此次远游携汝同行,第一要汝多观览诸国事物增长见识;第二要汝近在我身边能领悟我的胸次怀抱;第三要汝暂时离去家庭烦琐生活,俾得扩大眼光养成将来改良社会的见解与能力……”林长民曾说,做一个天才女儿的父亲,不是容易享的福,你得放低你天伦的辈分,先做到友谊的了解。
傅雷先生则对傅聪太苛刻。杨云苏老师曾讲过,她的老师小时候被母亲带去拜访傅雷先生,因为“傅伯伯学问好”,而老师一进门就听到傅雷痛打傅聪而傅聪惨叫的声音,于是吓得赶紧就走。虽然苛刻,但他其实对傅聪有着深沉的爱,傅雷先生对傅聪在《傅雷家书》中的谆谆教导,以及对于音乐和各种艺术的探讨,都对傅聪的人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胡适先生曾在给儿子胡祖望的家书中说,“我养育你并非恩情,只是血缘使然的生物本能。所以,我既然无恩于你,你便无须报答我,反而我要感谢你,因为有你的参与,我的生命才更完整。我只是碰巧成为你的父亲,你只是碰巧成为我的儿子,我并不是你的前传,你也不是我的续篇。你是独立的个体,是与我不同的灵魂,你并不因我而来,你是因对生命的渴望而来。你是自由的,我是爱你的,但我绝不会以爱之名,去掌控你的人生。”这段话其实道尽了父母子女的关系,父母养育儿女,其实儿女也给父母带来了人生的快乐。
几位先生都是父亲的榜样。希望每个孩子都能遇到这样平等待你,让你自由成长的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