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情

作者: 孙小为

乡情 0

编者按:所谓乡愁,有时不过是食物吃不惯,肠胃闹情绪。随着成长,我们每个人都在内心深深打上故乡美食的烙印。故乡的美食,可以极大地抚慰我们思乡的情感。在你的家乡,又有哪些美食让你魂牵梦萦呢?

家乡的小面,是千丝万缕的回忆,是魂牵梦萦的乡情,藏在心底,隐在梦中。

重庆人没有不爱小面的,我也不例外。从我记事起,小面就是我的早餐。

每早起床,天刚露出鱼肚白,厨房里遍地洒满银光,在窗前的灶台上,摆放着一碗热气腾腾、浓香四溢的小面。碗是普普通通的白色斗碗,面是简简单单的柳叶儿小面,但窗外路灯暖黄的灯光斜斜照射进来,就像一束灯光打在博物馆里珍贵精致的瓷器上,显得不一般起来,极具仪式感。窗外偶尔下着小雨,一丝丝挂在屋檐上,氤氲着屋内的袅袅烟火,就有了独特的景。

我吃面很快。一碗小面吸溜吸溜地下肚,呼噜呼噜地喝完面汤,整个胃立马滚烫起来,像用熨斗细细过了一遍,服服帖帖的。一天,就这样温暖鲜活起来。

我吃面喜欢多菜少面。小面里一定得烫一把应季的青菜:豌豆尖、空心菜、木耳菜、菠菜、白菜……吸饱了汤头的青菜,就成了小面的魂,嗍上一口,满嘴就有了香。

我喜欢吃面,但煮面的却不是我。家里人煮起小面来,个个都是大厨。

通常掌勺的是妈妈,动作麻利,流程精准,还很擅长左右开弓。例如煮面的同时煎个蛋,再打杯豆浆,或者切点水果。外公上灶也不少,他总是慢条斯理的,却恨不得把各种料都倒进去,所以分量十足。小面里还有自家腌制的榨菜画龙点睛的那碗,一定是他的杰作。如果小面里埋着水煮鸡蛋,那就是外婆在替补,因为她坚信煎蛋会上火。偶尔客串的爸爸,喜欢多加半勺辣油,美其名曰锻炼我,辣得我唇齿间都是火,不停地喝水。如果被妈妈撞见就会被念叨,然后他就会笑嘻嘻地说:“哪有重庆人不吃辣的呀,辣才好,祛寒除湿。”

厨房里系着围裙煮面的人常常在变,不变的是那一碗面;我的饭量随着年龄也在变,面碗也从小到大换了好几个,但不变的仍然是那一碗面。

后来,我将家人和小面一并留在了那个小厨房,去了中学住读。我时常惦念着那碗小面,恍惚间又看到细细碎碎的灯光下,有个小孩坐在窗台前端着斗碗大口大口吃着面,一口面条吃下去,就有了爱与牵挂,有了缱绻经年的乡情。

(指导老师:谭艳萍)

上一篇: 我一直在追寻
下一篇: 年味·卷卷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