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慢时光

作者: 蔡欣妍

编者按

在高速发展的现代化城市里,一切就像上了发条,上了加速器,让身在其中的人身心俱疲,越来越多与乡村慢生活相关的直播和视频大火。比如2021年爆红的“张同学”,这都反映了城市人在高速运转之下对原始的、自然的、“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的小农生活的向往,而在城镇化率越来越高的今天,大多数孩子可能都是出生在城市的,但他们还有一个可以回去的老家。本期,就让我们看看他们的老家,看看老家的慢生活到底是怎样的。

本期学校: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海棠实验中学

指导老师:刘  波

水波荡漾的青衣江面,映着峨眉山的轮廓,山形塔影,波光粼粼。“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这便是我的家乡,一座平凡却有着独特人文风景的三线城市。小城的生活,慢而简单,慢到一上午只喝一壶茶,品一炷香;慢到只回忆和他(她)一起度过的一段光阴;慢到一生只为守候一片风景。

峨眉山·梵音·慢时光

周末和家人一同来到峨眉山脚,自伏虎寺始,开始了我们的登山之旅。晨曦初露,太阳用它温暖的光芒给予登山者最诚挚的问候。这是大自然赠予我们的一块天然的洗肺之地,深呼吸,空气中的草木香和晨间独有的露水气息令人神清气爽,再大的烦恼也会烟消云散。

缆车到站,再爬上一小会儿,便到达金顶。

时间一点点流逝,云海被阳光凿开了一个又一个孔,它将我们脚下的金顶托入了九重天,那一刻,竟让人有羽化登仙之感。橙黄色的光洒在金顶之上,庙宇庄严肃穆,金碧辉煌,松风清唱,犹如禅语,宛若天籁。僧人们绕佛念经,静静地聆听那淡静幽雅的梵音,抛开时间,忘却烦恼,尽享这份慢时光。

大佛寺·钟声·慢时光

一步一步踏在历史悠久的青石板上,耳边传来奔涌的江水声与风声,心中一片平静。我站在九曲栈道上,看着那几经时间消磨却依然高大的身躯,心里为之一震,不由得吟诵了一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多少人在你面前渴求人世的平安与风调雨顺;多少年你又在看三江水的潮起潮落,赏凌云峰的云卷云舒。只听得山泉叮咚,雀鸟鸣叫,分不清是云雾缭绕还是炊烟袅袅。暮时,大佛寺的钟声敲响,悠远绵长,它像波浪一样,荡涤人的心灵,给人一种警醒与沉静的力量。我也举起钟杵,撞钟祈福,唯愿未来的日子安好。

嘉定坊·糖画·慢时光

一条老巷子,一张小木台桌,小火炉上架着一口不大的铁锅,这便是民间艺术——糖画。

铁锅里煮着热气腾腾的糖汁,空气中弥漫着糖汁的甜香。火炉旁靠着一根圆木棒,上面插着各式各样的糖人,活灵活现,憨态可掬。

卖糖画的是一位老爷爷,安静地坐在小木凳上,摊位有些清静,这与热闹的小巷有些格格不入。我凑上前去,手指用力地拨动指针,“呀!我转到了一只蝴蝶”!“好好好,就给你做一只蝴蝶。”只见老爷爷熟练地用勺子将糖汁捣匀,挽起袖子,便开始在白色的案板上作画。一只蝴蝶在他灵活的双手下成形啦!做工细致,活灵活现,我为爷爷竖起了大拇指,赞叹了一句:“不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啊!”爷爷告诉我,他坚持做糖画,是因为热爱,不只是赚钱,他想将这门手艺传承下去。说完,爷爷还用手指了指他的得意之作,“你看那孙悟空,那龙和凤,那乌龟和老鼠,它们都是鲜活的啊。”

爸爸告诉我,糖画和其他人文瑰宝一样,储存着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如今,这样的手艺人越来越少了,我们应该记住他们,是他们锁住了时光,锁住了那个年代的青春和记忆。

时光如一卷胶片,总会播放完。可生活中,总有很多时光是需要我们按下暂停键的,正如毛不易的那首《一荤一素》:太年轻的人,他总是不满足,固执地不愿停下远行的脚步。其实生活很简单,一张小方桌,一荤一素,便足矣!如果别人问我有什么心愿,我想让时光走慢点,这样我才能细细地去品味,好好地去享受。

上一篇: 古色郁孤
下一篇: 刘美乂:家乡的慢时光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