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雨天里的暖

作者: 陈若薇

寒风无情地吹打着我的脸颊,几片发黄的枯叶在冷雨中旋转、飘荡,整个世界都被一层灰蒙蒙的烟雾笼罩着。雨势越来越大,没带伞具的我只好将书包盖过头顶,快速跑到街边的屋檐下避雨。

“阿嚏!”我忍不住打了一个喷嚏。萧瑟朔风下,我不由自主地环抱双臂,十个手指来回摩擦着自己的臂膀,祈望能借此取暖。

茫茫雨雾中,远远走来一个黄色的身影,是一个推着手推车的婆婆。她穿着一件破旧的明黄色雨衣,雨衣的下摆有一些污渍,看上去不知使用了多少年。几绺银丝从雨帽边缘处不听使唤地滑落,她的额头上布满了细密的皱纹,像水面上的波痕一样。分不清是年迈的缘故还是雨势的影响,她的双眼眯成了一条线。她弓着身子,一双暴露着青筋的手紧紧抓住推车的把手,正吃力地想要将装满纸皮的推车推上小道的斜坡。可是,也许是她的年龄大了,也许是斜坡太陡峭,又也许是无情的雨水渗湿推车上的纸皮,加重了纸皮的重量,婆婆尝试了好几次,都未成功。总是推上去了几步,又倒退了几步。来来回回推了好几次,仍然不行。

寒风冷雨中,婆婆整个人在颤抖着,不停地喘着粗气。我很想走过去帮她一把,但一想:自己没带雨具,恐怕还未帮到阿婆,就已淋成狼狈的落汤鸡……

就在这时,我注意到一个年轻女子走到对面街道的屋檐下避雨。她的皮肤黝黑,身穿格子衬衫和浅蓝色牛仔裤,看上去像是一名菲佣。很快,她的目光也停留在了推车的婆婆身上。年轻女子眉头紧锁,眼神犹豫。她往前走了两步,似乎要向婆婆走去,可不知为何,又连忙退后了一步。我仔细一看——她跟我一样,手中也没有雨具。倘若要向婆婆伸出援手,自己也会被淋湿。

就在我俩傻傻相望,不知所措之际,婆婆再次艰难地推车上坡。没坚持两下,她又倒退好几步。这次可能劲儿使过了头,导致她后退时没站稳,半个身子跪倒在地。只听到“砰——”一声,失去控制的推车也跟着婆婆翻向一侧,未捆好的棕色纸皮散落得到处都是,整个场面一片狼藉。坐在地上的婆婆眼睁睁看着这一切发生,面色惊恐又无奈……

此时,一个身影冲进了雨雾里,快速向婆婆跑去。是街对面那名穿着格子衬衣的年轻女子!只见她用略带口音的英语对着婆婆说了几句话,似乎在安慰婆婆。婆婆愣了一下,呆呆地看着她,似乎没有明白过来年轻女子的意思。年轻女子扶婆婆起身,弯腰捡起散落一地的纸皮。婆婆明白了对方是来帮忙的,将满脸的皱纹绽放成感激的笑容,用本地话连声道谢。珠帘一般的雨雾很快打湿了年轻女子的黑发、衬衫、鞋袜……但她并未在意,而是流露出坚定的目光,和婆婆一起把推车扶正,把纸皮码好。一步步,一点点,在年轻女子的帮助下,婆婆的推车被稳稳地推上了坡。

看到这一幕的我,感到一丝丝暖流慢慢涌上心头。我解开交错的双臂,也露出了欣慰而感动的微笑。是呀,冷雨无情,但是人间有情啊!年轻女子冒雨助人的善举,传递的正是人间真情的温暖。这一份炙热的人情温度,跨越肤色,跨越语言,跨越种族,驱走了冷雨天的寒意!

不一会儿,年轻女子和老婆婆全都消失在雨雾之中。只有雨,仍在淅淅沥沥地下着,宛如一首暖暖的歌谣……

一场冷雨中,普通菲佣冒雨助人,向推纸板车的婆婆伸出援手,温暖了作者的心扉。文章既描写出香港社会一部分底层民众的真实生活,更表现了多元社会中不同种族之间友爱互助的可贵情谊。事虽小,情却真。人间正是因为有这点滴温暖,才让人倍觉美好、珍贵。全文描写细腻,特别是对人物的刻画非常生动。

上一篇: 是冬天,也是春天
下一篇: 城中小巷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