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肩上的糖球会

作者: 徐筱榕

青岛的新春,若少了正月十六海云庵糖球会这一场盛大的狂欢,便缺了一味最醇厚的年味儿,失了几分烟火人间的热忱与活力。于我而言,糖球会是藏在心底最柔软角落的一个绮梦,是童年时光里用欢乐、甜蜜与温暖编织而成的绚丽锦缎,是我记忆深处永不褪色的宝藏。

海云庵糖球会已有500多年的历史,相传,海云庵周边盛产山楂,每至冬季,附近居民便采摘山楂制成酸甜可口的糖球,邻里乡亲相互分享,久而久之,便有了集会的雏形。后来,每年正月十六,一场以糖球为媒的盛会便会准时开场。

新春的微风,带着丝丝甜意,轻轻拂过大街小巷。儿时的我会坐在爸爸的肩上,进入那令人目眩神迷的天地。瞧啊,这儿是红彤彤的山楂主阵地,一颗颗饱满圆润的山楂果,仿若被晚霞浸染的红珍珠,闪烁着醉人的光芒;那边,黄灿灿的橘子瓣被琥珀色的糖浆温柔包裹着,恰似一簇簇被时光珍藏的金菊;再瞅瞅山药豆糖球,圆滚滚的,恰似可爱的山间精灵;还有黑黝黝的小软枣糖球,宛如深邃夜空中的神秘星辰……这糖球会上,真是万物皆可与糖携手,变幻出一场舌尖上的绮丽冒险。

沿途,最吸引人的当属那些现场制作糖球的摊位。一口热气腾腾的大锅里,是咕噜咕噜翻滚着的糖浆,浓稠似蜜,色泽金黄透亮,仿若被暖阳精心熔炼的琼浆。师傅手中紧握着长长的竹签,手法娴熟,在锅里轻轻一转,拉出丝丝缕缕的糖丝,这表明糖浆已熬好。紧接着,师傅便将串好的山楂、草莓,或是核桃,迅速浸入糖浆,手腕灵活地转动,为它们均匀地裹上一层甜蜜的“铠甲”。刚出锅的糖球散发着滚烫炙热的甜香,引得过往行人纷纷驻足。

那些分散在糖球会各个角落的民间手艺人,同样引人注目。吹糖人的老师傅将软塌塌、黏糊糊的糖稀揉搓一番,再鼓起腮帮子一吹,一只展翅欲飞的五彩蝴蝶便破茧而出;捏面人的艺人指尖如有神助,彩色面团在他十指间欢快穿梭,各色神话人物活灵活现……

我在糖球会的甜香中流连忘返,而爸爸宽厚温暖的肩膀,是我儿时的瞭望高塔,驮着我穿梭于这精彩纷呈的民间技艺长廊,我不舍得错过任何一处宝藏。

如今,岁月流转,我已经长大,每至新春,脑海中总会不由自主地浮现出在爸爸肩上逛过的糖球会,心头涌起无尽的温情。我总盼望着再次踏入那熟悉的糖球会,重温那份独属于儿时的欢乐与晨晖。

【山东青岛西海岸新区胶南第一高级中学】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