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抱负

作者: 李国贵

选文一

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

◎石 羚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中国青年才会有力量,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才能充满希望”,激励广大青年坚定理想、勇担使命、不畏困苦、不懈奋斗,在火热的青春中放飞人生梦想,在拼搏的青春中成就事业华章。

理想是指引青年成长进步的灯塔。有了理想,奋斗才有目标,人生才有航向。习近平总书记曾寄语广大高校毕业生“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为党、为祖国、为人民多作贡献”。今天,乡村振兴、科技创新、产业报国、教书育人……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为青年实现理想、施展抱负提供了广阔舞台。一个人可以有很多志向,但人生最重要的志向应该同祖国和人民联系在一起。

青年有担当,民族有希望。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人民的幸福,是一代代中国青年勇担的重任。“80后”占比过半的港珠澳大桥建设者,坚定不移走自主创新之路,最终实现一桥连三地、天堑变通途;天津经开区八大街消防救援站的年轻消防员,成立灭火救援“尖刀班”,“哪里任务重、哪里有危险,第一个冲上去的就是我们”……新时代新征程,广大青年要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实现伟大梦想需要一代一代青年矢志奋斗。在第二十七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中,奥运冠军切阳什姐以十几万公里的训练里程向金牌冲击;快递员秦文冲每天驾驶一百多公里将货物安全送达家家户户;科研工作者吴丹面对技术难题和未知挑战百折不挠、孜孜不倦……他们高扬奋斗风帆,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创造社会价值。广大青年当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永不停滞的前进姿态,接续奋斗、苦干实干。

新征程上,正涌现越来越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真情感应时代脉搏。当代中国青年定能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书写壮丽的青春篇章。

(选自《人民日报》2023年7月4日,有删改)

◆含英咀华

这篇时评由习近平总书记的谈话引出论题,激励青年挺膺担当,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壮阔征程上书写壮丽篇章。选文强调了青年应当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接续奋斗、苦干实干。

选文二

向人生的高处飞翔

◎毕淑敏

有一块石头在深山里寂寞地躺了很久,它有一个梦想:有一天能够像鸟儿一样飞上天空,当它把自己的理想告诉同伴时,立刻招来同伴们的嘲笑,“瞧瞧,什么叫心比天高,这就是啊!”“真是异想天开!”但这块石头并不去理会同伴们的闲言碎语,仍然怀抱理想等待时机。

有一天一个叫庄子的人路过这里,他知道这个人有非凡的智慧,就把自己的理想对庄子说了,庄子说:“我可以帮你实现理想,但你必须先长成一座大山,这可是要吃不少苦的。”石头说:“我不怕吃苦。”

于是石头拼命地吸取天地灵气、自然精华,承接雨露惠泽,拼命生长,不知经过了多少年,受了多少风雨的洗礼,它终于长成了一座大山。于是,庄子招来了大鹏以翅膀击山,一时间天摇地动,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后,山炸开了,无数石块飞向天空。在飞的一刹那,石头会心地笑了,它终于体会到飞的快乐,但是不久它就从天空摔了下来,仍然变成当初的模样,落在原来的地方。

庄子问它:“你后悔吗?”

“不,我不后悔,我长成了一座山,而且我飞翔过!”石头说。

其实,人的一生就像石头一样,最初的开始和最终的结局都是一样,但同生为石,有的石头胸怀飞翔的梦,同生为人,有人却有凌云之志。为什么我们不能像那块石头一样拥有飞翔之志?一个人的目标定得高,他就必须付出更多的汗水,即使经过全力打拼不能实现目标,至少也比目标定得低的人走得远,实现得多。

志存高远吧!壮志凌云吧!让我们拥有一个值得一生为之拼搏的高远志向吧!不在蓬蒿间低低飞舞,敢上青天与鲲鹏比翼,摈弃燕雀屋檐下的廉价欢悦,勇敢地飞上高空接受风雨雷电的洗礼吧,为理想拼搏,向人生的高空展翅飞翔。

人们总是终身困顿在自己茧里,这是他们自己的选择,当生命快要终结的时候,人们也许会恍然发觉:世界原本就是一张巨大的茧,而我们从未真正地生活过。

(选自《毕淑敏散文精选》,有删改)

◆含英咀华

这篇散文将石头与庄子的故事娓娓道来,生动形象地告诉我们理想实现的过程:首先是不怕嘲笑,敢定一个高远的目标;其次是不怕吃苦,在厚积薄发中接受风雨洗礼;最后是不怕寂寞,默默付出,长期坚持,等待契机。选文启示我们不要活在自己的茧房里,而要敢于突破自我,志存高远。

探究任务

◆文本呈现

我们这代人一定要将自己的人生与某种理想和意义联系起来,但是我们曾经所信仰的那些东西都幻灭了,看不到理想有成功的时候,那怎么办?

史铁生告诉我们一种新的理想主义,我称之为“后理想主义”。传统理想主义是目的论的,把理想建立在一个宏大的乌托邦目标之上,这种目的过于实质化,为了实现理想,践踏路边的小草都在所不惜,最后走向了其反面。

史铁生讲得非常好:“生命的价值,就在于你能够镇静而又激动地欣赏这过程中的美丽与悲伤,从不屈获得骄傲,从苦难获得幸福,从虚无创造意义。”这需要人生的一些阅历去感受它。

史铁生年轻的时候是一个很健康的人,后来因为生病坐在轮椅上,就像一头猛狮囚禁在牢笼里面。在最绝望的时刻,他每天独自驾着轮椅到地坛公园沉思默想:我活着到底有什么有意义?

这是一个哈姆莱特式的生与死的问题。最后史铁生想明白了:对于我们这个时代的理想主义者来说,最有意义的不是你最后实质性地获得了什么,真正的意义在这个理想的过程。至于最后你是否实现了理想,这不是最重要的。

(选自许纪霖《何以安身立命》,有删改)

◆思想探究

理想抱负是一个人不竭奋斗的动力源泉,但其实现却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当理想抱负不能实现的时候,是不是就自暴自弃、陷入绝望呢?选段将传统理想主义和新的理想主义进行比较,赞赏新的理想主义的过程论思想,不要在乎结局是否成功,而注重自我价值、自我意义的确认。不管结果如何,为自己的理想奋斗过了,一切就值得。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要如何实现自己的理想。

上一篇: 我们的使命
下一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