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子墨:我要向命运主动“打招呼”
在近日公布的2025年劳伦斯世界体育奖提名名单中,屈子墨和在巴黎残奥会泳池中勇夺7金的蒋裕燕被提名“年度最佳残疾运动员奖”,他们也是唯二入选的中国运动员。对屈子墨来说,劳伦斯的提名不仅是对他过去一年中夺得世锦赛三冠和残奥会双金的认可,也印证了他心底的声音:“其实,我们跟健全人没什么差别。”
4个月大时的一场医疗事故,让屈子墨腰部以下肌肉萎缩,逐渐失去自由行走的能力。虽然年纪太小,尚不懂得“绝望”,但在“上学时爷爷奶奶总是背着我上下楼梯”的回忆缝隙里,偶尔闪出不确定:“未来的我还能干些什么?”
答案出现在12岁那年,在河北省残联组织的运动员选拔中,屈子墨接触到轮椅羽毛球,“那一刻,我的世界有了新的色彩”。手掌和指尖被地上的灰染成黑色、血泡又红又白,屈子墨手上的“颜色”勾勒出轮椅羽毛球选手的基本画像。为了更好感知轮椅的移动,屈子墨训练时不戴手套,手掌很快被磨破。训练之后,拍柄常常染血,破裂的皮肤像被火灼烧一样。这种疼痛持续至今,年轻的“老将”摊开手掌,血泡和老茧依然“新鲜”。但屈子墨从未想过放弃,因为“找到你所热爱的东西,坚持就不难”。
(选自“新华网”2025年3月11日)
◆素材解读
1.坚持不懈。屈子墨成长之路布满荆棘,可他从未放弃。他与身体残疾、训练磨难对抗,凭借着坚持不懈的精神,冲破重重阻碍,在体育赛场上绽放光芒。
2.顽强不屈。屈子墨的人生遭遇重大挫折,然而,他并未向命运低头。即便身为残疾运动员面临诸多艰难,但在追逐人生价值的道路上,他不屈不挠,用行动彰显了坚韧不拔的精神力量。
◆适用话题
身残志坚 矢志不渝 顽强拼搏
上一篇:
王虞烽:无私奉献践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