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辨析,拥抱理性

作者: 宋子馨

在信息爆炸的当下,数据如洪流般不断涌来,媒体、平台的“精准投喂”使人们深陷“信息茧房”,只能看到自己想看到的世界。《吕氏春秋·察传》中提到:“闻而不审,不若无闻矣。”这句话告诫我们,面对海量信息,必须学会辨析,才不会被蒙蔽,才能作出理性判断。

学会辨析,能避免盲目轻信。“巧言易信,孤愤难申。”战国时期,赵王欲启用廉颇抗秦,派人打探其状况。廉颇的仇人郭开贿赂使者,使者回禀赵王“廉颇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赵王未深入调查,仅凭使者一面之词便弃用廉颇,赵国就此错失良将,在之后的战争中连连失利。赵王因缺乏辨析能力,盲目相信他人话语,使国家陷入危机。可见,轻信未经证实的言论,会带来严重后果,只有学会辨析,才能不被蒙蔽。

怎样才能学会辨析呢?

学会辨析,需提升知识储备。一个知识匮乏的人,在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时,往往如同在黑暗、迷雾中摸索,难以辨清方向、真伪。汉代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讲的正是这个道理。我们应不断学习,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认知水平,让自己拥有一双洞察真伪的慧眼,不被虚假信息误导,作出理性、明智的决策。

学会辨析,须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美国物理学家兰姆曾说:“你可以从别人那里汲取某些思想,但必须用你自己的方式加以思考,在你的模子里铸成你思想的砂型。”袁隆平不迷信“水稻无杂种优势”的学说,以过人的胆识和眼光,断定杂交水稻有着光辉的前景。他十年如一日地扎根在实验田里,最终成为“杂交水稻之父”。倘若袁隆平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亦步亦趋地跟在权威身后,怎能开创水稻研究的新纪元?所以,我们要保持独立思考能力,即便面对权威,也应秉持尊重但不崇拜、相信但不迷信的态度。

学会辨析,还要坚持正确的想法,勇敢发声。哥白尼坚持“日心说”,面对被视为异端、遭受火刑的危险,依然秉持对科学真理的执着追求,他的《天体运行论》如同一颗重磅炸弹,打破了“地心说”的绝对权威,开启了天文学领域的伟大革命,为人类认识宇宙的真实结构奠定了基础。在生活中,我们也应如此,坚持正确的想法,勇敢捍卫真理。

无论是在网络上,或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要学会对听到的话、看到的事加以辨析,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坚持自己的想法,共同营造理性、和谐的社会环境。

【湖北武汉市实验学校,指导老师:黎丽】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