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出意义,闲出情趣

作者: 张润涵

周作人曾说:“人生,有必要的忙,也要有必要的闲。”诚如其言,人生中的闲与忙都是必要的。忙出意义、闲出情趣才是真正的人生。

所谓“忙”,不是瞎忙,不是无目的的忙,应是高效的、充实的、有意义的忙;所谓“闲”,不是偷懒,不是“摆烂”,而是放松闲适,是有意义的、有格调的、有趣味的闲,是忙后自己做出的一个调整与反思。如果一味地忙,会使人不堪重负;如果一味地闲,则会使人松弛颓废。神经如琴弦,过紧易断,过松则废,因此“闲”与“忙”缺一不可,要平衡好二者的关系。

有意义的忙是为了更有趣的闲。“中国雨果奖”获得者海漄,是一名金融工作者,因为喜欢科幻,走上了创作的道路。由于工作的性质,他经常需要加班,但工作的忙碌并没有使他停下创作的步伐,而是更加努力工作,高效忙碌,从而挤出时间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有方向的、有意义的忙碌,才能使人生有闲暇,才能“闲”得有趣。

有情趣的闲是为了更快更好的忙。生活不可能始终处于一种状态,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忙碌之余需要适度的闲。福楼拜在奋笔疾书时,即使文思泉涌,也要停下手中的笔,给紧张的神经放松。如果罗琳不是智慧地处理忙与闲、动与静的关系,很难写出深受世界各国读者喜爱的《哈利·波特》。如果说生活是一碗热汤,那么“闲”是“忙”中必有的调味剂,正如村上春树所说“眼睛追逐文字累了,便合上书,放在膝头。侧耳倾听涛声,风声雨声”。忙碌后适当的放松,也是为下一次的忙碌蓄力。

而当今社会,有走向极端的趋势,一边是熬夜“内卷”的“鸡娃们”个个身心疲惫,一边是“躺平”的青年们人人消磨时光。何其谬也!过度的闲散会让我们丧失斗志,一如温水煮青蛙,于温床中走向消亡;而忙乱的日子又常常使我们心浮气躁,既过不好当下,又看不见未来。青年立身于世,当学会忙闲相济,适时放松,不懈奋斗,如此方能一路高歌、一路前进。欧阳修在案牍忙碌之余与众人畅饮,享人生之乐;张岱忙碌时能抽出时间于寒风中赏雪、欢饮谈乐……他们于忙闲间自由切换,闲得有趣,忙得有意义。人生如酒,过浓烧喉,过淡无味;人生如画,过艳则俗,过清则枯燥。人生的忙与闲同样如此。

忙时打磨自我,闲时修身养性,为生活增添色彩。忙出意义,闲出情趣,方能在压力间隙下盛开灿烂的生命之花。

【江苏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实验学校高一(4)班】

◆点评

本文观点鲜明,中心突出,作者把立意确定为“忙出意义、闲出情趣才是真正的人生”,既简洁,又有思辨性。文体规范,结构严谨,是一篇规范的层递类作文,论证思路清晰,从“是什么”到“为什么”,再到“怎样做”,逻辑性强。论据典型而充分,既有实例,又引用了名人名言。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