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网络“迷”人眼
作者: 车旭佳作展示二
《周易》有言:“水满则溢,月满则亏;自满则败,自矜则愚。”短短十六个字,却是道尽了物极必反的自然规律。互联网渗入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带来不少便捷;然而,物极必反,它又将带走什么呢?
失“眼”失自然,多一块玻璃屏幕,少一份自然触感。当下的互联网可以让人们在家就能轻松去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仅需动动手指,映入眼帘的就是各地山川美景。可你知道吗,不走出家门踏进黄山,就永远不会看到,这山,万壑千岩,一转又一转,转出了远处的瑰丽雄奇;不放下手机眺向长江,就根本无法体会,这水,星河鹭起,一湾又一湾,弯到天边的奔腾不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有些美景,只有实地看过之后才能有自己的见解与感悟。不登华山,怎能体会其惊险与刺激;不攀泰山,怎能领略其雄浑与阔大?“网”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互联网带走了我们的“眼睛”,一双探求自然的眼睛。
失脑失思想,思考的深度被填平,笔尖的锋利被磨灭。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人类的大脑皮层似乎已经失去了它该有的功能,面对信息不知优劣,面对谣言不辨真假。我们习惯于接受网络提供的信息,习惯于网上搜索查询,而不肯做深入的思考、探索,以立场代替论证。前些年有一位河南考生声称自己的高考分数不实,考卷可能被调包,分数可能被涂改,开始网友一边倒地支持他,可是后来经过相关部门的严密调查,才发现这其实是由该考生自编自导的闹剧,真相被揭开时,广大网友才知道自己被骗了。试想,如果多一些理性与独立思考,多点质疑精神,此类事件是不是就会少很多。先哲曾说过:“人是一根有思想的芦苇。”倘若人的思想真的被互联网偷走,我们将渺小得像尘埃,似蝼蚁,与芦苇无异。
失情失温度,我的情感沸腾似烈火,却熄灭于寒如冰块的屏幕里。互联网的发展给人际交往“筑起一道可悲的厚障壁”。当今社会,“低头族”随处可见,他们沉迷网络,现实中很少与人联系,甚至连亲朋好友都不联系了。于是有人戏言:“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你在天边,而是你近在咫尺却在玩手机。”在家庭聚会时,经常可以看到一大家人好不容易聚集在一起,本该喜气洋洋、热闹非凡,可却显得异常冷清,人人都抱着手机,沉浸在虚拟世界,人与人之间变得越来越陌生了。而我认为,那寒如坚冰的屏幕,永远不及温情的互动,互联网不应夺走我们的情。
吾辈青年躬逢盛世,当自知,互联网夺爱甚多,而若欲使之回归,也绝非难事。放下手机,漫溯溪河,细嗅蔷薇,轻揽微风,领略我锦绣河山;坚定意志,切莫盲从,独立思考,明辨事实,别让欲望击穿你的意志;拥抱现实,拥抱亲人,拥抱世界,用心去体会世界的温情与美好!
愿我们在互联网的世界里不再迷失!
【浙江慈溪实验高中】
◆点评
作文开篇引用《周易》中的言论,自然而切题,辩证地提出了观点;全文采用并列式结构来行文,脉络清晰;三个分论点,别具一格,颇有诗意与创意;用语准确,却也不乏灵动优美,如文中第二段写实地登山的妙处,“这山,这水”写得颇有意境,体现了作者较强的语言功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