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扮城市的桔色
作者: 余洋化蝶之作
凌晨三点,城市早已沉睡在夜的怀抱中。空旷的街道上,只有稀疏的路灯不时眨眨眼,散发着柔和的光芒,为这寂静的世界添上几分温暖。(比喻、拟人修辞的运用,增添了形象感和灵动感。)在这寂静的夜幕下,一个模糊的身影悄然出现,在昏黄的路灯下逐渐清晰——原来,那是一位身着桔色工作服的环卫工人。(将原文中的“画卷”改为“夜幕”,“黑影”改为“身影”,表述更准确。)你看,他的桔色衣服在闪光,时而暗淡,时而鲜明,像萤火虫一般。(将长句改为短句,加上“你看”,句子更灵动。)
在这无人的夜晚,亲切陪伴他的是一辆小型清洁车,他左手紧紧握着车把,控制前进的方向,右手拿着一个长柄的夹子,像一只夜鹰用敏锐的目光寻找着目标。(比喻修辞的运用不仅使语言更生动,还突出了环卫工的特点。)远处,一个特别刺眼的塑料袋和两个易拉罐正躺在路中央。他皱了一下眉头,开车驶去,一个侧身,挥动手中的夹子,像老鹰抓小鸡一样夹住那些家伙,抬手便往身后的垃圾箱里扔去,毫不留情。(动作描写使得环卫工的形象更加鲜活。)
环卫工开车走到餐饮店前,门口的垃圾桶早已爆满,甚至周围也到处散落着人们随意扔弃的垃圾,酸臭味儿远远地就能闻见,令人作呕。(描述环卫工人的工作环境,侧面烘托环卫工人的辛苦。)他见了,并不躲,车停稳,戴口罩,取铁锹,拾垃圾,扫地面,再上道。(一组排比句,浓缩了语言,加快了节奏,环卫工人的工作熟练程度跃然纸上。)
这是盛夏啊!(用短句,加上叹词,表达了一种深深的情感。)我不敢想,环卫工人整天跟垃圾打交道,那是何等的艰辛?尤其是那些湿垃圾,用锹一铲那臭水还不停地往下滴,可他的劳作却不曾停下,每一次弯腰、每一次起身,都要付出巨大的努力。许久,他终于直起身子,把挂在脖子上的毛巾抽下来,抹了把汗,就随意搭在车把上,而他身上的环卫服已完全湿透。(描写环卫工人的辛苦劳累、任劳任怨。)
天边渐渐泛起鱼肚白,第一缕阳光羞涩地探出了头,新的一天即将开始。(将阳光拟人化,别有情趣。)他收起工具,擦拭一下铁锹,安放好,才坐上小车,得以休息一下。他用力捶捶后腰,调整一下坐姿,发动小车,朝着朝阳升起的方向驶去。(环卫工人长年累月的坚持与付出、身体劳损,换来了城市的干净整洁。)前方高楼上有一个巨型标语:“向城市的劳动者致敬。”(借助一个小小的道具暗示作文的主旨,含蓄巧妙。)
在清晨的阳光照射下,环卫工人远去的背影,那一抹打扮城市的闪光桔色,正熠熠生辉。(再一次重复桔色衣服的闪光,呼应题目,照应前文,强化色彩,意味深长。)
【湖北武汉市第六中学】
◆升格点评
升格文的标题“打扮城市的桔色”运用借代修辞,既暗示了主人公的身份,也揭示了环卫工人的劳动价值。“桔色”从标题到正文,反复出现,语意双关,耐人寻味。文中多处采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语言的生动性更加突出。